时代更迭,每一代人都有着独特的印记,却又似乎在某些方面,重复着相似的轨迹…… 当我本期写完回顾往昔,连自己都对曾经做过的事感到难以原谅,那些过往实在太过荒诞,甚至难以想象老爸当初是如何容忍我的。回想起那天发生的事,千言万语都难以表述,我真想脱下衣服,让大家看看我满身的伤痕,以此诉说当晚的惊心动魄…… 等等,为何别人写的自传、回忆录或是纪实小说,呈现的都是美好的自己,而我笔下的自己却如此顽劣不堪?没办法,因为我确实曾经顽劣,这就是真实的我。终有一天,我会离开这个世界,而我想尽可能多地、更长久地留下自己存在的痕迹,所以是什么样,就写什么样。若全是些假大空的内容,那就不是我了,写着又有什么意义呢? 好了,不扯这些了,上一期开篇废话太多。言归正传,还是说说我这辈子最顽劣的那件事吧。 我好像有好几期没提到游戏了。但我早就说过,游戏是我一生的挚爱,就像命中注定一般。虽然中途会被武侠小说、漫画、篮球之类的吸引一阵子,但终究还是离不开游戏。 记得我上高中那会儿,大概是1998年左右,距离索尼PS第一代游戏机和世嘉的土星游戏机发售,已经过去了三四年。在当年,这两台游戏机被称作次世代游戏机,它们对游戏领域做出了革命性的改变,而且变革得极为彻底。它们将游戏从2D画面推进到了3D画面,这一进步意义非凡。 其实初中时我就知晓这些事了,毕竟从那时起我就开始购买游戏机杂志,所以在游戏资讯方面,我与世界接轨。不过,我对这些次世代游戏机的认知,仅停留在文字了解层面,并没有直观的感受。游戏杂志作为平面媒体,只能呈现平面内容,无法展现立体画面。明明游戏里是动态的3D画面,到了杂志上,就变成了一页页静止的图片。 当然,那时我大致也明白3D画面是怎么回事,因为外面的大型街机游戏厅已经出现3D机台了。世嘉在那个年代是3D技术的引领者,像《VR战士》《梦游美国》这类3D赛车游戏,第一次让我体验到了无死角、全景观察的游戏世界。但那些都在街机厅,一台机台就价值几万块,我根本无法想象在家玩3D游戏会是怎样的感觉。 直到有一天,在常和同学去的游戏机包房里,一台PS游戏机出现了。我第一次见到《生化危机》这款游戏,当时另一个学生正在玩。我静静地在一旁看着,只见他操控着主角,在布满僵尸的警察局里惊险逃亡。不知何时,窗户外会突然伸出一群僵尸的手,抓向主角,吓得我浑身一激灵,冷汗直冒。这感觉,简直太酷了! 从那一刻起,我对家里那台黑色的世嘉游戏机彻底失去了兴趣,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拥有这台PS游戏机。其实,我早早就开始谋划了。 我每年能拿到300元压岁钱,初三那年的压岁钱被我用来买了黑色世嘉游戏机。从初三到高一的春节,我又拿到300元,高一到高二的春节,同样是300元。也就是说,到高二时,我已经有了600元存款,是不是也算个小富翁了?开个玩笑,其实不算。后面讲到和高中生恋爱时,会提到与钱相关的趣事。 我平时本就节俭,所以也能攒下一些钱。两年时间,大概存了一百多块。我是怎么存钱的呢?前面说过,上高中我要带饭,但我不是每天都带。只要不带饭,老爸就会给我五块钱吃午饭。于是,我常常找各种借口不带饭,比如“妈妈今晚做的菜不好吃,我不想带了”“学校的锅炉坏了,带饭热不了”“天气太热,带的菜馊了,不能带饭了”等等,总之借口五花八门。这样,我就能经常拿到五块钱。 那时候在学校附近吃饭,哪用得了五块钱。我最爱吃的牛肉米线,当时才卖4块钱,后来涨到4块5,这20年慢慢涨到了现在的20-25块。所以,我只要省着点,中午吃一碗3块钱的雪菜面,就能省下2块钱。就这样积少成多,再加上偶尔春游秋游多要点钱,一年多攒一百多块不算太难。 插句题外话,我如今抠门的习惯,就是那时候养成的。 言归正传,我两年的压岁钱加上平时省下来的一百多块,一共有七百多块。而此时已经到了98-99年左右,索尼PS已成功成为主流游戏机,出货量大幅增加,价格也从94年发售时的三四千块,降到了一千一百块左右。和老板稍微讲讲价,一千零几十块也能拿下。 可我当时只有七百多块,还差三百多块的差额,这可怎么办呢?为了这三百多块,我做出了这辈子最恶劣的事——我把老爸的藏书都当废品卖了。 肯定有人奇怪,卖书当废品能卖几个钱?那时候废品收购价,纸大概五毛钱一斤吧,这么多年过去,最近纸的废品收购价也不过一块钱左右,没怎么涨。我为啥对废纸收购价这么清楚呢?因为我女儿小学、初中毕业,那些废旧教材都是我卖的。我老婆特别反感家里书多,觉得乱,只要不再用了,就想马上处理掉,所以我对废品收购行情一直很了解。 高二时,为了买游戏机,我以五毛钱一斤的价格,硬是卖出了三百多块钱,可想而知我卖了多少书。 我的回忆录写到三十多期了,偶尔提过我喜欢看书,但从没说过家里到底有多少书,这里就大概讲讲。我老爸,自认为是个文艺青年,经常学人家写诗、写文章,有好几个小本本,上面写满了诗。我翻过,可惜年代太久远,都不记得内容了,也不知道他水平如何,只记得那些字是用蓝色钢笔写的,都是蓝色的字迹。不用说,老爸的这些诗集,都被我卖了。 当然,几本诗集能有几斤重?没关系,老爸还有多年珍藏的大量杂志和各类书籍。他的杂志都是《读者》《青年文摘》《意林》之类,从他在油田工作时就开始买,最后攒了整整两大箱子。这些杂志跟着老爸从油田搬到湖边老宅,又搬到工厂对面的平房,再搬到拆迁过渡房,最后搬到新家。可以看出,老爸对这些杂志感情深厚,无论搬家多辛苦,都没想过丢弃。现在,我特别能理解老爸的心情。 不过,我得强调,我理解老爸,但我真不理解这些杂志。我觉得它们超级无聊,就算不玩游戏,看看《舰船知识》《坦克装甲车辆》也好啊。什么《读者》《青年文摘》,里面都是些无病呻吟的内容,想博读者共鸣,抱歉,我完全无法共情。要是我有坦克,真想一炮把它们轰散。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代沟吧。但我对老爸的行为,尤其是现在,理解得格外深刻。因为,我和老爸做着同样的事。 还记得我初中、高中、大学买的无数游戏机杂志吗?我和老爸一样,也用箱子把它们装起来,搬家时,也小心翼翼地封好搬到新家。我老婆特别反感书,极其反对我把这些书带到新家,她常说:“这些书你带出来干嘛?你又不看!都压在箱底占地方。等你出差,我一定找废品收购站把它们全卖了!”当然,她只是吓唬我,没真这么做。 但写到这儿,我不禁想,如果有一天女儿把我珍爱的书都卖了,我会怎么想?我突然释然了。过去的终究是过去,回忆也只是回忆,它们不会永远存在。随着我的离去,我收藏的书和回忆也会消逝。把它们写进文章,能让它们多留存一阵,但也只是短暂的。一切最终都逃不过消散的命运,又何必执着呢?如果今天女儿卖了我的藏书,我也只会笑笑,不再计较。 好了,不感慨了,继续说卖书的事。老爸那些文艺青年杂志装满了两个带锁的大行李箱,特别结实,大概有个百把斤,可能不太准。五毛钱一斤,离三百块还远着呢。幸好,老爸不像我卖书这么积极,我的小学和初中教材还有很多藏在柜子下面没卖,这又凑了大概一百来斤。父亲珍藏的杂志和我的课本加起来,卖了一百多块钱。 可还是有一百多块钱的缺口。没办法,只能对家里真正的藏书下手了。从小到大,老爸给我买过无数书,我自己也常去旧书市场淘书。小时候爱看的《安徒生童话全集》卖了;《昆虫记》和各种动物书,这也是我小时候的心头好,卖了;《二十四史》里的几本早期史书,像《后汉演义》《史记》这些,卖了;老爸爱看的各种故事书、长短篇小说,也卖了。其中有一本小说我印象挺深,是现代人写的曹丕、曹植和美女甄妃的故事,无聊透顶,可我居然看完了,简直离谱,果断卖了。杂七杂八的书凑一起,又有一百多斤,可还是不够啊。 最后,只能从自己的爱书里凑数了。我珍藏多年的《坦克装甲车辆》《舰船知识》,都拿出来卖了;一箱子小人书,就是后来被炒作得有点值钱的那种,每页一张大插画,下面两行字,也卖了;珍藏多年的漫画,像《乱马1/2》《七龙珠》,统统卖了。这些杂志、漫画当时都堆在我床底下,因为没地方放,床底下满满当当全是书。 那时我也不管不顾了,统统卖掉……感觉自己都快把家卖空了。旧货市场的老板骑着摩托车,带着两个大麻袋来我家,一袋一袋地装书。装满两袋,就挂在摩托车后座两侧,然后骑去废品收购站,我则骑自行车跟在后面。到了收购站称重算钱,算完钱,我们再骑车回家继续装书,挂上车去称重算钱,就这样来来回回十几趟。 这么大的动静,引得家门口的邻居都下楼来看,心里肯定在想:这家人在干嘛呢?是遭贼了,还是又要搬家?每个邻居都好奇不已,而我就顶着他们好奇的目光,继续装书、卖书。 后来晚上老爸下班回来,家门口的邻居都纷纷向他告状。我记得当时老爸的脸色铁青。 不过,我还是给家里留了一些书的“火种”,都是我喜欢的。我留下了两套《十万个为什么》,还有《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等等。(特别说明一下,我有两个版本的《红楼梦》,一个文言版,一个白话翻译版,想都没想,全卖了,我最讨厌《红楼梦》。)其他包装精美的硬壳书,以及我喜欢的书,都被我留了下来,七拼八凑,还能装满一个玻璃书柜。由此可见,我家里的书有多少。 如今,这些被我留下的书,还放在我父母新家的书柜里。我老婆讨厌书,觉得占地方又不实用,搬家时强烈要求扔掉,最后被老爸老妈救下,在他们的小房子里打了个简单书柜藏起来。 可惜,无论怎么珍藏,它们最终的命运,可能还是逃不过去废品收购站吧……有时候想想,书最终去了废品收购站,或许也算是个不错的归宿…… 当然,我的这本回忆录,距离结局还远着呢。 我卖了差不多半吨书,东拼西凑,终于凑齐了一千一百块钱,买到了心心念念的PS游戏机。老爸当时的心情,我真的无法用言语形容。我真想脱下衣服,让大家看看我一身的伤痕,以此告诉你们那天晚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
Archiver|手机版|爱生活
( 苏ICP备2023004896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4-4 12:45 , Processed in 0.95296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