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第六十三章 大国,大市场

2025-2-24 16:59| 发布者: 爱生活| 查看: 90| 评论: 0

摘要: 看完上一期,是不是觉得韩国企业里的暴力行为着实令人咋舌?确实如此,在韩国工厂里目睹的场景,与韩国电影中的情节并无太大差异,那些公司领导对待下属的方式,像极了黑社会作风。在韩国工厂打工,倒有种免费观看韩 ...

看完上一期,是不是觉得韩国企业里的暴力行为着实令人咋舌?确实如此,在韩国工厂里目睹的场景,与韩国电影中的情节并无太大差异,那些公司领导对待下属的方式,像极了黑社会作风。在韩国工厂打工,倒有种免费观看韩剧的奇特感觉。

工厂里韩国人众多,各部门领导大多从韩国派驻而来。由于韩国人数量占优,他们自然也将本国文化带入其中。然而,这些韩国文化始终未能对中国人产生实质性影响。就拿领导殴打下属这件事来说,几乎没有中国员工遭受过此类伤害,我也不例外,科长和部长从未对我动过手。毕竟,以科长那魁梧的体格,一旦动手,谁都吃不消,一拳下去,恐怕人都得被打飞,那必然会引发大麻烦。

实际上,韩国人不敢对中国人动手,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要原因,是一种所有企业都具备的管理智慧——绝不越级指挥,也绝不越级汇报,这在大企业中尤为重要。总经理通常只管理部长,一般不会与科长及以下人员打交道;部长负责管理科长,很少与科长以下的职员和工人接触;科长则只管职员,与工人并不直接联系。那职员就管工人吗?通常也不是,职员有事会直接找工人领班,由领班与工人沟通。而这家工厂的工人和领班全是中国人,韩国人根本接触不到,又怎么可能动手打工人呢?这就是上一期结尾,那位培训管理部部长看到工人躲在集装箱里抽烟,当时不发作,而是转头去找科长的原因。

这里所说的按职级管理,是大企业特有的现象。要是在小企业,这种情况就相对少见。因为企业规模小,员工与老板抬头不见低头见,大家都能轻易找到老板,所以小企业职级之间的隔阂相对较小,老板的管理可以直接落实到每个员工身上。

不过,事情并非绝对。在韩国企业中,有一个部门比较特殊,从上到下谁都能管,那就是培训部。后来的那位培训部部长,就是典型例子。当时,他以大老板钦差大臣的身份来到南京,但来的时候局势已有些复杂,想必他也从韩国同事那里听闻了一些情况。出于维护自身形象的考虑,他严格遵循职级管理原则,从未与工厂里的工人有过直接接触。

但在他之前,最早的那位培训部部长,就比较莽撞,以身试法,结果被狠狠教训了一顿。听说……嗯,我只是听闻,在工厂建成试生产阶段,最早的那位培训部长曾对中国员工动过手,结果被工人们堵在厂房门口,揍了一顿。这件事的真实性,我无法确定,毕竟我没有亲眼目睹。但我倾向于相信,中国人与韩国人之间肯定发生过冲突,至于是否真如传言那般,把培训部长打得鼻青脸肿,倒也不一定。也有可能挨打的不是韩国人,而是朝鲜族的管理者,毕竟工人们有时难以区分韩国人和朝鲜族人。但不管怎样,这件事反映出中国员工对韩国上级的不满情绪。

多亏了建厂初期发生的那次冲突,从我进入工厂的第一天,到离开的最后一天,从未见过任何一个韩国上级对中国下级动手。所有暴力行为,都局限在韩国人内部。想必是最早那位培训部长被打得很惨的事情,在韩国人中间传开了,让他们明白韩国那套等级制度,在中国行不通。

韩国人之间的暴力行为,与我们无关,我们只管好好工作,权当看韩剧了。除了那位培训部长打过我们科长,我们生产管理部部长也曾当着生产大办公室所有人的面,将文件夹朝科长脸上扔去。不过,生产管理部部长没有更过分的举动,毕竟他家教良好,相比培训部部长,还是文明一些。

韩国的这种企业文化和上下级关系,着实让中国人难以理解。但考虑到两国之间的差异,也就能够释怀了。韩国和中国,必然会孕育出截然不同的文化。举个简单例子,中国有几句俗语,在韩国绝不可能出现。比如,“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我不懂韩文,不知道韩语里有没有类似俗语?但我觉得不太可能有。还有,“天生我材必有用”,韩国俗语里会有类似表述吗?我也不清楚。虽然我对韩国了解有限,但从两国环境差异来看,我认为韩国也不会有类似俗语。当然,如果有熟悉韩国文化的人来指正,我欣然接受。

为何会这样呢?我觉得这一切源于国家环境的差异。韩国国土面积狭小,也就相当于中国一个小省份的规模。而且,韩国城市化程度极高,除了大城市首尔,其他小城市规模与中国县城差不多。国家小,城市少,市场自然就小;市场小,公司数量也有限。

韩国有多少家大公司呢?掰掰手指头,肯定能数得过来。韩国的一号财阀、二号财阀,这两家差不多就能占据韩国一半的经济份额。再看看韩国财阀排行榜上的三四五六七八位,造汽车、开超市、搞能源,基本上这个国家的经济就涵盖得差不多了。韩国前十名的财阀,几乎能占据韩国经济的80%以上,这毫不夸张。

而我们那位科长,好不容易通过读书学习,实现了鲤鱼跳龙门,进入韩国第二大财阀的大企业,拿着令人羡慕的薪水,还被派到中国,享受高额补贴。这份工作对他而言,能轻易放弃吗?

当部长打他的时候,他敢说“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吗?别开玩笑了。他要是离开了韩国第二大财阀,韩国第一大财阀会接纳他吗?韩国的大企业之间早有默契,他们不仅垄断商品市场,还垄断就业市场。一号财阀和二号财阀之间,若非必要,不会接受对方跳槽的员工。两家企业的员工一旦被开除,另一家企业绝对不会收留,宁愿从学校招聘毕业生,也不会录用跳槽者,就是这么简单。

其他财阀情况类似,大公司之间都心照不宣。一旦离开这些大公司,去财阀以外的小企业,收入就会大幅下降。这就是小国寡民的无奈,就业市场太过狭窄,所以在韩国这样的环境里,根本不可能产生“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这样的俗语。就像我们那位科长,完全没有说这句话的底气。

至于“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些大气磅礴的俗语,在韩国这样的国家更不可能出现,地方太小,环境不允许。

相比之下,中国就截然不同了,是不是感觉很爽?韩国领导不敢打中国人,也就不难理解了。领导要是敢动手,我就敢反击,反正“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就算在南京混不下去,我还能去苏州;哪怕企业影响力再大,整个江苏都待不下去,我去广东总行了吧?中国可没有能横跨全国的大财阀。

中国地域辽阔,除了长三角、珠三角,其他地方同样充满机会。四川、重庆,山西、陕西,哪个地方不能发展?瞧,又一句霸气的俗语——“哪里的黄土不埋人”。

所以,中国自古以来侠客精神盛行,我也深受影响。要是穿越回古代,我在江苏犯了事,可以躲到四川;在四川又不小心惹了事,还能跑到陕北。地方大,人与人之间互不相识,做侠客的成本相对较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万一不小心砍错人……不好意思,我可不会乖乖束手就擒,隐姓埋名跑路就是了。以古代官府的办事效率,想抓住这些四处逃窜的侠客,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些文化在韩国很难出现,地方太小,大家只能拼命内卷,卷到中国人难以想象的程度。没办法,地方小,就业市场也小。

在这家企业里,我就遇到过一些极为优秀的人,他们都是在疯狂内卷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就拿我每月月底负责的次品发货业务来说,指令来自韩国总部的销售部,销售部有专人与我对接,给我下达次品发货指令。这个人是个年轻的韩国人,比我大几岁,据说还是公司重点培养对象。

我和这位韩国总部的兄弟通过网络打交道的时间不短。最初,每到月底,他就会来找我,因为要安排发次品。早期,我们只在skype上聊天,偶尔打打电话。我这人聊天时喜欢讲笑话,即便用英语交流也不例外。我会结合当时的语境,用英语文字说些逗趣的话,虽然我自己不觉得好笑,但每次和我交流业务时,这位韩国总部的兄弟都会被我逗笑。

他还有个同事,好像是他的领导,两人座位相近。这位兄弟把我说话搞笑的事告诉了他领导,结果他领导也经常找借口联系我,同样会被我逗笑。他们俩一致评价我是个很幽默的人。

渐渐地,这两人不只是月底有业务时才找我,平时也会找点理由跟我搭话。比如,整点特殊业务,或者从同事那儿拉点订单过来,让我发货,就为了和我聊聊天。

肯定有人怀疑,这么大的企业,业务能让管理人员随意调配吗?但怎么解释在对接次品业务之前,他们从不找我,对接之后,正常业务也来找我呢?我也摸不着头脑,不管那么多了。

到后来,没业务的时候,他们偶尔也会找我闲聊,享受被我逗乐的乐趣,然后哈哈大笑。就这样,通过网络业务对接,我们成了好朋友。终于,这位韩国总部的兄弟来中国出差了。

有一天,我们物流办公室来了个陌生人。这人个子极高,起码190公分以上,身材匀称,身着蓝色衬衫,梳着偏分发型,戴着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帅气十足,简直和韩剧主角有得一拼,比我们胖科长帅多了。

办公室的两个女孩子,几乎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位大帅哥,也不知道她们心里在想些什么……这位帅哥和科长聊了好一会儿,却时不时朝我这边瞟,我就感觉这家伙有点不对劲。

他和科长聊完后,径直走到我面前,叫出我的名字,我这才知道,他就是韩国总部的那位兄弟。而且,他居然还带了礼物给我,你敢相信吗?是一瓶装着梅子的韩国酒。这酒或许不贵,但这份心意难能可贵。因为收到韩国大帅哥的礼物,一时间,我感受到办公室里两个女孩子羡慕的目光,她们几乎是两眼放光地看着这位韩国帅哥……

等等,别误会,我承认这位韩国总部的兄弟很帅,虽然只比我逊色一点点,他的优势也就是身高比我高个一二十公分。但我强调一下,我不是同性恋,我可不是gay啊,我和这位兄弟纯粹是工作关系,顺带有点兄弟情谊,仅此而已。

他深受女孩子欢迎,跟我有什么关系?难道受女孩子欢迎的大帅哥,就不能有好兄弟了吗?对吧。

这位兄弟好不容易来一趟中国南京,肯定想抽空出去逛逛。公司里朝鲜族同事那么多,语言沟通方便,他却偏偏找我,让我带他在南京转转,这说明我们兄弟情谊处得还不错,对吧?

只可惜,我带他去的是夫子庙。这种地方对外国人来说,可能没什么吸引力,因为确实不太好玩,而且文化背景我也没法用英语详细介绍,毕竟我的英语水平一般。

总之,我带他在夫子庙玩了一下午,晚上请他在状元楼吃了顿饭。这趟导游当得还算凑合,没出什么差错,但也没太多激情。现在回想起来,或许这位兄弟真正想去的地方是酒吧,也不知道我猜得对不对。

聊天过程中,这位兄弟跟我讲了他的成长经历,确实是个非常优秀的韩国年轻人。他毕业于美国一所知名理工大学,毕业后还在美国政府做过一段时间实习生。我没去过美国,不太清楚在美国政府做实习生算不算优秀的标准,但我觉得应该算吧。当然,他是在州政府实习,并非白宫。要是能在白宫实习,那自然更厉害,可惜他没这个机会。我听说,白宫实习生一般要求是女性,还得长得漂亮。这位兄弟虽然帅,但离漂亮可差得远,嗯……可以说基本不沾边,就这条件,想进白宫实习,肯定没门。

虽然没在白宫实习过,但不可否认,他依然是个优秀的年轻人,至少比我这个混日子的强多了。所以他能在韩国第二大财阀的总部担任销售,也不足为奇。

瞧见没,韩国竞争多激烈啊。得卷到美国知名大学毕业,还有美国政府实习经历,才能在财阀公司谋得一个销售岗位,真不容易。这么看来,我们的胖科长从韩国农村努力读书,混到现在这个地步,已经很了不起了。

那时候还是2005年,如今已是2023年,当年的我怎么也想不到,如今的韩国竞争更激烈了……当然,中国也一样,大家都越来越卷了,哈哈。

最后,我离开这家财阀公司时,这位韩国总部的大帅哥和他同事很舍不得我。毕竟我能用英文随意逗他们开心,这技能可不多见,放眼中韩两国,没几个人能做到。于是,他们要了我的私人邮箱,还给我发过邮件。不过,在我回复一两次后,就再也没联系了。

这也是我今后工作的一贯作风,离职后,就不再与以前的同事联系。下一期说说我自己的事吧,然后在这份工作的最后一期,再讲讲我在这家工厂经历的最重要的事,虽然这件事并非最后才发生。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爱生活 ( 苏ICP备2023004896号|

苏公网安备 3201140201133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4-4 12:45 , Processed in 1.19322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