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国企业工作的那段日子,大多数有意思的事儿都已经和大家分享过了。还有些细枝末节,也就没必要一一赘述,简单罗列一下就好。 比如说,我在仓库跟着工人学开叉车,那是电动叉车,操作起来特别有意思。在生产线里,人人都身着防尘服、戴着护目镜来回穿梭,进去之后,感觉仿佛置身外星球。之前说了不少培训部的坏话,其实培训部也有好处,像我在培训部学习了6sigma管理方法,可惜后来工作中再没用到过。另外,刚进公司时,我满怀热忱,做过一个工厂改善项目,还获了奖。 大概就是这些,其实都不算什么大事,还有一件特别重大的事情,这件事对我的人生影响深远,放到这一阶段的最后一期再讲。本期就聊聊我自己的事儿。 在进这家工厂之前,我就已经结婚了。在第一家公司上班时,我就和老婆领了结婚证。那时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谈了三四个月恋爱,就被老婆拉去领证了。虽说没办婚宴,但从法律意义上讲,我已经是已婚人士。我不太清楚当时老婆心里怎么想的,她和我恋爱的事儿,她父母是知道的,可领结婚证这事,她父母一开始并不知情,直到领证后才知晓。这能说明什么呢?是我老婆胆子大,还是她瞬间认定我就是对的人,觉得不能错过?哈哈,说到底,肯定是我太优秀,吸引了她,没错,就是这样。 领证的时候,我们对未来的事都没怎么考虑,像房子、婚宴、婚后生活这些,一概没规划。直到领证后双方父母见面,才开始讨论后续事宜。双方父母得知我们领证后,还是做了不少事的。尤其是我的老丈人,那可是个老机灵鬼。后来我才知道,他不知不觉就把我家全方位调查了个遍,简直像个密探。 老丈人以前在房管局下属单位工作,后来单位改制变成企业,有段时间他承包了这家企业,可惜没成功。当然,这或许是上天的安排,要是他生意没失败,估计也瞧不上我这个女婿。最后没办法,他回到房管局老领导的物业公司当保安,巧的是,这家物业公司刚好把他安排在我们家所在小区,所以他对我家的情况了如指掌。那段时间他上班,碰到在楼下闲逛的老头老太,就会打听各种问题,比如:“老人家,那个几栋几零几的住户人品咋样?”“这位大妈,那个几栋几零几的男孩子如何?”全是这类问题,还真让他打听到不少重要信息。 有邻居评价我爸:“哦,那个几栋几零几的住户啊,户主是个特别尖酸的男人,说话带刺,爱讽刺人。”还有人说:“嗯,那一户还行,是规矩人家,就是家里穷,没什么钱。”至于对我的评价,据说还不错,楼下邻居都说我不爱出门瞎玩,比较老实,还是个大学生。这些都是后来老婆告诉我的。我真没想到,结个婚还被老丈人侦察得这么彻底,家庭条件、性格这些底细,全被他摸透了,我都不知道该说啥好。 再说说我这个老丈人,真的特别机灵,都七十多岁了,玩抖音比我还厉害。没事就爱发身边的美景、旅游景点啥的,抖音里的剪辑、配乐功能,他全都会,而且都是自己摸索出来的,没人教他,做得相当出色。现在他粉丝都上万了,比我这个偶尔玩玩抖音的年轻人强太多,我的抖音粉丝还不到一百呢。当然,主要是我没他那么多时间,而且我做的是小众题材,全是游戏内容,抖音上大部分用户都不玩游戏,对吧?所以我粉丝没他多,这可不怪我能力不行,实在是客观因素啊。 老丈人现在留着标志性的长胡子,特别显眼,有时候在家门口吃饭,还会被路人认出来:“哎哟,您不是抖音上那个老人家嘛,粉丝都上万了,厉害厉害。”老丈人每次被认出来都特别高兴,回来就跟我们炫耀,他这老年生活,过得那叫一个精彩。 更有意思的是,后来双方父母坐在一起商量婚礼仪式和婚后生活时,我才发现我和老婆的成长轨迹惊人相似,缘分深到可怕。简单列举一下:我和老婆老家都是宝应,我家是解放前来南京的,听说是爷爷为逃避拉壮丁跑出来的;她家是老丈人小时候,解放后跟着母亲逃荒来的南京,坐了好久的船才到。我们夫妻俩出生日子就差两天,还在同一家医院出生,据说我出生后喝奶量大,小护士把她喝不完的奶瓶给我了,所以我抢了老婆不少奶喝,这是老婆说的,我也不确定真假,不过有可能。出生后,我们最早都生活在栖霞区,只是我家离栖霞街道更近,她家离市区更近。回到市区后,我们两家分别在秦淮河两岸,我家在河东岸,她家在河西岸,相距不超过一公里,过个桥就到。小时候,老爸带我去莫愁湖钓鱼,踩了她家的小菜园,那是丈母娘在莫愁湖公园围墙边开垦的一小块荒地,种了些菜,我们踩了之后,被丈母娘追着骂了半天。 这么多巧合凑在一起,要说不是上天安排的缘分,都很难让人信服。双方父母一碰面,发现这么多共同点,都特别开心,相谈甚欢。按老丈人的说法,既然我们证都领了,也就不嫌我家穷了。结婚时没有单独房子给我们住,他也不在意,好在父母的房子够大,有三个房间,给我们留了一间。 没错,我结婚的时候没房子。那时候,南京房价四千一平米,老丈人和我父母都觉得这房价高得离谱,工人工资才多少,房价居然能卖到四千块,简直跟抢劫一样。父母一辈子在一个地方生活,见识相对少些,我们要理解他们。最后商量来商量去,决定让我父母出十几万把现有的三房装修一下。要知道,那时候在南京,十几万装修的钱都够一套房的首付了,而且还能买在河西这种好地段。可父母怎么说的呢?他们觉得河西那地方太偏,以前是长江岸边,根本没人去,花十几万首付再贷款二十万买房,那不是傻子才干的事嘛。唉,也不知道到底谁是傻子。不过父母这种谨慎的人生态度也没错,反正最后我自己解决了房子问题。 总体来说,我的性格受父母影响挺大,我也特别谨慎,这辈子除了花呗这种小额贷款,没借过钱办任何事。所以我买房没加杠杆,是全款买的。等我攒够全款的时候,南京房价早就涨上天了。还好上天眷顾我,我是个幸运的人。就像有个比喻说的,有的人抓了一手好牌却打烂了,有的人抓了一手烂牌,靠后天努力打好了。而我抓的是一手普通牌,打法还挺烂,但每次到牌局最后,都能靠上天垂青顺利“逃牌”。这个打牌的比喻,以后很多期之后再详细说。 双方父母借这次见面,把婚后的一些事给定下来了,买不买房、怎么生活、彩礼怎么安排,这些定好后,就到婚宴环节了。 2005年到2010年,是国内婚庆公司生意最火爆的时候,那几年,无数婚庆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原因很简单,就是市场需求大。那几年婚庆市场异常火爆,每年结婚的人特别多,再加上中国加入WTO后,市场开放程度高,城市家庭都富裕起来,结婚的婚宴标准也水涨船高。那时候,城市里家庭办婚宴,标准一家比一家高,有点身份的都选五星级酒店,而且必须是超大规模无柱厅,场面特别气派。 我家条件一般,在城市里算贫寒的,婚宴自然不可能选在五星级酒店。最后,婚宴定在南京一家非常有名的老酒店,听说八九十年代很多老南京人结婚都选这家。这家酒店档次不算高,但名气不小,位置在市中心,说白了就是实惠,性价比高,特别适合我家的经济状况。 婚宴摆了十五六桌,除了家里老人,我还请了同事、同学。同事里,我们物流办公室的人都来了,还请了生产管理部的部长,就是那个二号财阀女婿,我们部门的胖科长也肯定在邀请之列。那个年代,南京街头有很多外国人,他们要么来工作,要么来留学,不过近几年好像街头外国人没那时候多了。所以在那个时候,婚宴请外国人的情况应该不少。 要说特色,我的那场婚宴可太有特色了。我们请的婚庆公司人脉广,请了一位水平相当高的老司仪,又会唱歌又会跳舞,还有美女搭档上台表演,把气氛烘托得特别热烈。感谢生产管理部部长赏脸,他上台不仅做了证婚人,用中文致词,还当场献唱一首《甜蜜蜜》,虽然他中文发音不太标准,但一看就是练过的。部长上台献唱,科长也不甘示弱,主动上台给部长伴舞。很难想象,一位体型像大熊的胖子,给《甜蜜蜜》这首歌伴舞是个什么场面,而且还是两个外国人,全场亲友都看呆了。我用文字实在难以形容,好在当时婚庆公司挺专业,留下了录像带。 所以,我打算找家公司把这些录像带转成数字版,然后发到网上,就像这篇回忆录一样,也算是给自己在这世上留个痕迹。当然现在还不能发,部长那时候四十多岁,现在应该退休了,但科长那时候三十多岁,现在可能还没退休,得等过几年他们都退休了再发。虽说他们是韩国人,但也不能破坏人家的形象,毕竟人家还要工作、挣钱。 这场婚宴,就是我在这家公司期间发生的第一件私人大事,第二件就是孩子的出生,这和我离开这家公司还有点关系,就放到后面再讲了。下一期,我要讲讲在这家韩国公司里发生的一件特别特别有趣的大事。 |
Archiver|手机版|爱生活
( 苏ICP备2023004896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4-4 12:41 , Processed in 1.84597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