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第七十六章 师傅的小本本

2025-2-25 09:34| 发布者: 爱生活| 查看: 61| 评论: 0

摘要: 昨天还有个和笔记本电脑相关的话题没讲完。 在我的笔记本电脑被偷之后,大白胖子把他自己的电脑让给了我。当然,他自己肯定不能没电脑用,随后又购置了一台新的,让我用他的二手电脑。 二手就二手吧,毕竟是总经理的 ...

昨天还有个和笔记本电脑相关的话题没讲完。

在我的笔记本电脑被偷之后,大白胖子把他自己的电脑让给了我。当然,他自己肯定不能没电脑用,随后又购置了一台新的,让我用他的二手电脑。

二手就二手吧,毕竟是总经理的电脑,属于高档货,性能比我被偷的那台强太多了,用来打游戏更是畅快淋漓,这算不算因祸得福呢?

我之所以要特别提及这台笔记本电脑,是因为接下来要说到我的师傅了,这台电脑与师傅的工作内容紧密相关,具体是怎么个相关法,且听我慢慢道来。

我的师傅个头不高,甚至可以说很矮,大概只有一米五十多,再加上他有点胖,就愈发显得矮小。师傅年纪很大,我进公司的时候,他好像五十多岁,具体年龄我有点记不太清了,反正已经到了快要退休的年纪。

现在不是流行说“35岁危机”嘛,一个人到了35岁,再想跳槽找工作就没那么容易了,我自己如今对此也深有体会。

可师傅都已经五十六七岁了,还患有高血压,据说有一年在客户工厂里晕倒过,幸好被人救了下来。就这情况,怎么还能在销售一线岗位拼搏呢?难道是公司不体谅老人?其实不然,这背后的故事可多了,我就先说一个最显而易见的。

别看师傅个子矮,他的智商却非常高,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也很快,这与他的年龄似乎有些不匹配。就拿我自己的父母来说,他们能在电脑上学会打牌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而师傅居然还学会了在电脑上输入文字与人聊天。

当然,他用的既不是五笔输入法,也不是拼音输入法,而是我给他买的电脑手写笔……

大白胖子很精明,师傅的智商也不逊色于他。从大白胖子进公司的第一天起,这两人就有点不对付。

表面上看,这是因为两人性格和岗位特点的差异,而本质上,是他们的利益诉求不同。

师傅做事还带着很明显的老国企风格,他喜欢把所有工作内容都记在一个小本本上。我就拿对于企业而言最核心的数据——销售台账来举例。

师傅就习惯用小本本记录销售台账。当我第一次跟着师傅出差,看到他用小本本记录台账时,我整个人都惊呆了……

在进入这家公司之前,我在韩资企业工作,那里一切都很先进,早在2000年左右就已经用上了ERP系统和WMS仓库管理系统。来到这家公司跟着师傅后,我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史前时代,居然还有人用小本本记录销售台账?就算是恐龙,也不至于这么落后吧,恐龙还会扛个狼呢(开个玩笑,突出极度落后)。我差点当场崩溃。

估计大白胖子早就崩溃过了。如今的人根本无法理解,销售台账这么复杂的东西,小本本怎么能记得全?尤其是项目管理型台账。

当时,我们和客户合作采用的是项目合同制。所谓项目合同制,就是客户每接到一个项目,就会分别签下这个项目所需的配件和材料,不多不少,刚好满足这个项目使用。在这种合作模式下,想让客户多买几台回去备用,根本没可能。

既然是项目合同制,付款方式也会按照项目进行。一台设备的付款至少有四次:预付款、进度款、交货款、质保款。有时候,由于一些特殊情况,付款次数还会更多。比如,客户只收到甲方50%的款项,即便我们的进度款约定是70%,客户也会把后面那20%留着,拆成两次付款,直到甲方付了70%,客户才会付给我们到70%

听起来不算复杂吧?只要按合同记录好客户的多次付款就行,用电脑很容易实现,在座的各位都会。当时客户的理念很先进,早早用上了ERP系统,有了ERP系统,项目管理制就更简单了,各部门照着ERP流程操作,就算有再多项目也不会出错。

但是,如果用小本本记录呢?

特别要注意的是,项目可不止一个,而是上百个项目同时处于不同阶段运行中。这上百个项目,都不许用ERP,不许用电脑记录,全部都要靠纸和笔,用小本本记录,是不是让人有点不知所措了?

若不是我看过师傅的小本本,真难以想象他的记录方法,师傅可真是相当聪明,只可惜被时代局限了。

师傅不仅聪明,还非常细心。即便面对这种复杂的项目合同制销售台账,他也自创表格,用小本本记录下来。对师傅自己来说,所有信息都记在他的小本本和脑子里,一切尽在掌控。

然而,一切尽在师傅的掌控,就意味着公司没法掌控。

对于公司而言,师傅的这种工作方式引发了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公司完全没办法监控回款情况。

懂销售的人都知道,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超乎想象,怎么可能会有公司允许这种情况存在呢?

这个问题究竟有多严重,稍作解释大家就能明白。

客户那边,上百个项目同时推进,他们有非常先进的ERP管理系统,能把每个项目的收款、付款管理得十分细致。

某个月,客户给我们付款时,可能是这样的:A项目,预付款5万;B项目,进度款10万;C项目,交货款3万;D项目,质保款2万。所以,这个月客户给我们的回款是20万,这20万的构成在客户那里很清晰,在师傅这里也很清晰,因为师傅用小本本把这些货款进度和对应的项目都记录下来了。

我举的例子只是四个项目,实际上,每次客户付钱,涉及的项目都不少于十个。不过师傅很勤快,别说十个项目,哪怕是二十个、三十个项目,他也会用小本本记录得清清楚楚。

可是,师傅这个小本本从不给任何人看。我早期和师傅出差时,他写小本本都躲着我,让我在床上躺着别看。那时,我买了个便携小游戏机,师傅在书桌前写小本本,我就躺床上打游戏。

这就导致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们公司从上到下,除了师傅本人,没有第二个人知道这20万是什么钱。公司财务只知道客户这个月付了20万给我们,至于这20万对应的是哪些项目,师傅不说,他们根本无从知晓。

财务不知道项目管理制,有关系吗?暂时看起来似乎没关系,财务人员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记账。

公司的财务有自己的一套记账方法,和客户的方式截然不同,简直是南辕北辙。公司内部是按照总货款来记账的,按发货顺序,收满一台设备的钱,就销账一台设备,开具一台设备的发票,让师傅交给客户。好在发票上只有金额,没有详细信息,更没有项目编号,不然我都不知道这发票该怎么交上去。

这个月回款20万,公司会把这20万全部记到最早发货的那台设备上,至于客户那边的项目进度,公司没人管,也没人问……

我能说什么呢?这老国企,也太糊涂了吧?

这种局面其实非常严重,严重到什么程度呢?严重到不仅大白胖子被师傅拿捏了,整个公司都被师傅拿捏了。

举个例子,公司领导需要用钱的时候,只能这样跟师傅沟通:“老师傅啊,公司这个月要投产新设备,还要给工人发工资,至少要回款150万,拜托您去找客户,想想办法啊……”

于是,师傅就会拍着胸脯说:“150万回款吗?虽然确实有点困难,但是我会竭尽全力的,领导,您放心,公司的事,就是我的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师傅表过态之后,怀着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气势,出差去跟客户要钱了。

然后,师傅到了客户的财务那里,就会拿出他的小本本,开始和客户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核对:A项目回款多少了,B项目回款多少了,又该付我们多少了。

师傅会竭尽全力,按照项目合同制,用十几个项目的进度款七拼八凑,试图和客户凑到150万。如果对账结果不够150万,师傅就会坐在客户的财务办公室,软磨硬泡,求客户多付一点钱,一定要凑齐150万。

关键的来了。如果对账结果不止150万呢?其实可以要回170万呢?

这时候师傅可就有自己的打算了。他会对客户说:“打住!这个月就对账到这里,我们就要150万!”明明可以要到170万,但是师傅就只要150万,多出来的20万,师傅会放在下个月再要,这是师傅为下个月准备的“存粮”……

如果下个月,公司领导跟师傅说:“老师傅啊,这个月,公司要170万啦……”凭借上个月师傅留下的“存粮”,师傅依然能够完成领导交付的任务。当然,公司如果还是只要150万,那自然更好,师傅的“存粮”就更多了,他就能拿捏公司更久。

师傅可真机智啊!最终,每个月回款的金额,基本上就和公司领导向师傅索要的金额差不多。师傅一般只会多要那么一点点,比如公司这个月需要150万,师傅很有可能会要回153万,回公司之后,大家皆大欢喜。

看到这里,大家发现了吧,这公司问题很大啊,连我这个不是销售出身的人都能看出来,公司领导能看不出来吗?销售已经完全不受领导控制,公司运转完全被销售拿捏。

其实,公司领导早就看出来了,可惜,等看出来的时候已经晚了。公司和西安这个客户已经合作了好多年,在公司里,往来账目早已成了一笔糊涂账,除了师傅自己,公司里没有第二个人知道每个项目的付款进度。别人想要来跟客户对账要钱,拿什么对呢?啥也不懂的人去找客户,客户的财务也不会理会啊,两家的账本记录方式完全不同,根本对不上。

至于大白胖子,那么聪明的人,进公司的第一秒就明白了其中的问题。

大白胖子作为新上任的总经理,连怎么和客户对账都不知道,货款又完全不受控,他怎么能忍受呢?他当然受不了。

这才是我来这家公司真正的原因,大白胖子坚持要给师傅配一个助理,真实目的嘛……他也坚持要给我配一台电脑,哪怕我用这台电脑打游戏……

我的最终价值就在于陪老师傅出差,照顾老师傅。如果有机会,能把师傅的那个小本本录入到电脑里,对于大白胖子和公司而言,那可就赚大了。

毫无疑问,我最终也算值回了“票价”。不过,可不是靠我的爱感化了师傅才得到小本本的(开个玩笑,师傅那么聪明,才不会被爱感化呢)。

真实的原因是,客户生意越做越大,资金需求越来越多,到处都需要钱来填补窟窿,所以付款越来越不及时,师傅有点应付不来了,每个月都要不来足够的钱。最后师傅没办法,干脆把这个烂摊子甩了,这才把小本本交给了我……

当然,这一切也不是一下子就发生的,我也是跟在师傅后面一年多,才拿到小本本。

看到现在,再回想一下师傅第一天跟我说的话:“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呀……”是不是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人世间的一切,都充满了人的智慧。但是人的智慧,未必总是闪光点;老企业被市场淘汰,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爱生活 ( 苏ICP备2023004896号|

苏公网安备 3201140201133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4-4 12:41 , Processed in 1.95688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