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第一百一十九章 因果律

2025-2-25 14:18| 发布者: 爱生活| 查看: 62| 评论: 0

摘要: 上一期,我已将那段工作经历完整收尾,不过细究起来,还遗漏了些许细节。 有这么一句话,“太平洋对岸的一只蝴蝶扇动了翅膀,可能会引起太平洋另一面的台风”。这话听着着实夸张,可不得不承认,其中蕴含着一定道理 ...

上一期,我已将那段工作经历完整收尾,不过细究起来,还遗漏了些许细节。

有这么一句话,“太平洋对岸的一只蝴蝶扇动了翅膀,可能会引起太平洋另一面的台风”。这话听着着实夸张,可不得不承认,其中蕴含着一定道理。毕竟这世界充满混沌,许多看似毫无关联、无厘头的事情,实际上真的能够相互影响。

就拿我的上一家公司来说,它在最后关头的垮台,就受到了一些看似无厘头因素的影响。不过,这影响并非来自一只扇动翅膀的蝴蝶,而是一个爱发表言论的老头。这个老头发动了中美之间的贸易战,给公司的出口贸易设置了重重障碍。此前几期我曾提及,原本公司的灯盘在美国市场备受欢迎,每年的出口额可达几千万。然而,中美贸易战打响后,这部分出口业务便被迫暂停。

对于其他公司而言,出口暂停或许不算致命打击,咬咬牙挺一挺也就过去了,毕竟没过多久,中美贸易便逐步恢复。但当时咱们公司的状况糟糕透顶,根本经不起长时间的折腾。所以,中美贸易战间接加速了公司的倒闭。这难道不算是一种因果关系吗?

关于因果这个话题,早在第二十二期时,我们就曾探讨过一次,那时这本书才刚刚开篇不久。如今,全书已接近尾声,正好借此机会,将这个话题彻底讲清楚,这也能与书的前半部分相互呼应。毕竟在我自身的经历中,所发生的一切无一不在印证着因果律的存在,尤其是在最后这段工作时期,这种体现愈发明显。

从一定程度上讲,因果律这个概念堪称真理。当然,有一种特殊情况,据说当我们把视角微缩到量子力学的范畴,因果律便不再适用。但那与我们普通人的生活相距甚远,属于极为特殊的情况,我也不太懂,就暂且不深入讨论了。单从宏观意义上来说,因果律确实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说真的,第一个发现因果规律的人,必定拥有超凡的智慧。也难怪后人尊称其为“佛”,因为他归纳出了人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后人难以在此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所能做的,只是一次次地证明“佛”的观点是正确的,因果是真实存在的。我也不例外。

这就是为什么“佛”是“佛”,而我只是个凡人。我的认知层次毕竟有限,既无法提出独到的观点,更难以发现宇宙运行的规律,我只能用自身的经历,去证明“佛”的智慧以及因果律的正确性。

不过,只要一谈及因果,就绕不开“善恶有报”这句话。那么,这句话究竟对不对呢?正确理解这个问题,对于领会因果律而言至关重要。

所有人都知道因果律是正确的,是真理。然而,只要一提到“善恶有报”,大家就开始犯迷糊了。明明因果律是真理,可为什么一涉及“善恶有报”,就感觉好像不是那么回事儿呢?似乎每个人都会觉得老天不公平,自己明明是个好人,却得不到好的回报,而那些恶人,不仅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反倒还能发大财。这哪里是“善恶有报”,简直就是“好人没好报,恶人占便宜”嘛。

谁都会有这样的困惑,但其实大家心底也明白,因果律是正确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干扰了大家对因果的理解呢?问题的关键就出在“善恶”二字上。“好坏”“善恶”这类区分,本身就是一种不够准确的定义,而这恰恰导致了人们的困惑。

之所以说这种定义不准确,是因为人们在区分善恶时,往往会不自觉地将自身利益代入其中,预设立场。若能完全从中立的角度去看待,好坏、善恶并非我们第一眼所看到的那般简单。

佛说“众生平等”,上帝说“要爱所有人”,道家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乍一看,每个教派的观点似乎各不相同。但实际上,深入剖析就会发现,这三句话本质上是等价的。是不是很出乎意料?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意思是上天对待世间万物是公平的,它不会对谁格外偏爱,也不会对谁刻意苛待。上天只负责制定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所有人都在这套规律下生存行事,顺应自然,这也就是所谓的“天道”。再看佛说的“众生平等”,这与道家的观点毫无冲突,“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说的不就是众生平等吗?

那么,上帝说的“要爱所有人”,又能否与前两者等价呢?答案是肯定的。“爱所有人”,其实就是众生平等的一种高情商表述。给每个人平等的爱,也就意味着大家又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瞧见了吧,对于众生平等这件事,各大宗教的观点其实是一致的。

可是,如果神倡导众生平等,那为何又会让凡人去求神拜佛呢?据说,求神拜佛的人,是希望神能多偏爱自己一点。如此一来,众生岂不是又不平等了?哎,这就是神与凡人的区别所在。凡人的境界,永远难以企及神的高度。

求神拜佛,本质上是凡人寻求心理安慰的一种方式。实际上,越是热衷于求神拜佛,试图拉近与神的距离,反而离神的境界愈发遥远。因为从本质上讲,求神拜佛类似于一种对神佛的“贿赂”,追求的是另一种形式的不平等。倘若因为某个人给神的“贿赂”更多,神就对他格外关照,给予更多好处,这岂不是违背了“众生平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要爱所有人”这些理念吗?

神所关注的,是宇宙的运行规律,而非具体的某个人。毕竟宇宙浩瀚无垠,地球在宇宙中,渺小得连一粒沙子都算不上。若将地球比作沙子,那人类又是什么呢?是这粒沙子里的原子吗?想想看,你会去关注一粒沙子里的原子吗?肯定不会,原子实在太小,根本无法察觉。同理,神自然也不可能关注到地球上具体的某个人。

“物理学的尽头是神学”,这句话还真是颇有道理。理解了这三句话,再回过头来看“好人没好报,恶人占便宜”,就能有更深刻的感悟。

究竟什么是“好人”,什么是“恶人”,这其实是一个很难准确定义的问题。在各种极端情况下,好人和恶人之间甚至会相互转化,令人难以捉摸。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就不一一赘述了。比如古代的为父报仇,这种行为该如何定义好坏?一个饥饿难耐的人去偷去抢,又该如何评判善恶?很多事情,都难以给出明确的定义。

其实,“好人没好报,恶人占便宜”这句话,更多时候是人们用来自我安慰的。人们在说这句话时,往往会先将自己代入“好人”的角色,而把与自己存在利益冲突的人,自动归为“恶人”。

比如说,有人会感慨:“哎呀,我一辈子老老实实,遵纪守法,尊老爱幼,怎么还是这么穷呢?真是好人没好报啊。隔壁那家的王二狗,从小就偷吃扒拿,油嘴滑舌,长大了更是胆大包天,游走在法律边缘,却最终富甲一方,真是恶人占便宜。”这句话的错误就在于,说话者自动认定自己是好人,而王二狗是恶人。

从众生平等的角度来看,我和王二狗,究竟谁是好人,谁是恶人呢?其实并没有本质区别,大家都是人,在天地间平等存在,上天不会去刻意分辨谁好谁坏。上天只有一个原则,那就是所有人做事都必须遵循规律,也就是要符合天道。

王二狗小时候可能家境贫寒,为了生存,不得不偷吃扒拿,你可以将这种行为定义为恶,但上天不会这么认为,求生存的行为,依然符合天道。王二狗长大后胆子大,也不能就此判定他是恶人,没有哪种理论规定胆子大就是恶人。至于他游走在法律边缘,注意,是游走在边缘,他还没有真正违法犯罪,仅凭这些,就能将他定义为恶人吗?显然不至于。

所以,绝大多数人觉得老天不公平,根源在于他们自己的观点就存在偏差,用自身利益提前给人划分了类别。

其实,好人的定义相当宽泛,甚至可以说,我们绝大部分人都算得上是好人。溜须拍马的人,算是好人吗?当然算。除非你认为,自己没有溜须拍马,没有从中获取利益,所以自己是好人;而同事溜须拍马获得了利益,所以同事是恶人。这就是典型的以自身利益为标准,提前定义好坏。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胡搅蛮缠、狐假虎威、离经叛道等等,都会被人们按照自身利益去区分定义。符合自己利益时,就被视为好人;不符合时,就被当作恶人。

用自身利益来区分好坏,必然是片面的。那么,究竟该如何定义“好人”与“恶人”呢?我认为,可以用两句话来替代“好人”与“恶人”这两个词,这样“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这句话就完全说得通了。“好人”,等同于遵守社会运行规律的人;“恶人”,等同于破坏社会运行规律的人。

这里所说的运行规律,主要包含两套:一套较为宽泛,即道德;另一套相对狭窄,即法律。所以,判断一个人是否是恶人,不应看他是否触动了你的利益,而要看他是否违背了道德和法律。

如此一来,“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不就是真理了吗?违背法律,报应通常比较明显,一般都是现世报;而违背道德,报应则相对隐晦、漫长,甚至有时候,只是体现在别人的心里,形成口碑、风评之类的东西,但不能就此说没有报应。

当你不再以自身利益为标准去评价好人与恶人时,你就会相信,这个世界确实是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进而相信因果律。如果还心存疑虑,可以按下面的方法去验证一下。

下次,再有人向你抱怨这个世界不公平,说“好人没好报,恶人占便宜”的时候,你只需说:“既然如此,你干嘛不去做恶人呢?去做啊,去发大财啊……”一般来说,对方听到这句话后,会有两种反应:一种是直接退缩,不再言语;另一种则是假装清高,反驳道:“我才不会做坏事呢,我一辈子遵纪守法,我要做个好人……”

瞧见了吧,即便无数人向你抱怨“好人没好报,恶人占便宜”,但实际上,这个世界上99.9%的人依然不敢去做恶人。为什么呢?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清楚,因果报应是真实存在的。所谓的“好人没好报,恶人占便宜”,不过是一种抱怨,抱怨自己没有获得利益,而并非真的否定因果律。当真正让他们去做坏事获取利益时,他们反而不敢了,因为对于因果律这条真理,每个人心里或多或少还是有所敬畏的。

最后,关于这句话,我分享一个自己总结出来的感悟:如果一定要说上天有什么不公平的地方,那确实有。那就是:当别人作恶时,他们或许能逃过制裁,但如果我自己作恶,却必定逃不过惩罚。没错,我就是这么“悲催”,哈哈哈……

说了这么多,其实“善恶有报”只是因果律中极小的一部分。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因果律是客观的,不带任何主观感情,也不分好坏。这个规律很纯粹,仅仅是因为你做了一件事,就会导致一个相应的结果。

比方说,你往水里扔一颗石子,水面一定会溅起水花,这就是因果律的体现。在我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常常运用这句话。每当我自己,或者朋友、同事们努力做了一件事,却感觉没有得到相应成果与回报时,我都会用上面那句话安慰他们:“放心去做吧,哪怕你只是往水里扔了一颗石子,水面都一定会溅起水花让你看见……”这就是简单而朴素的因果律。

现在,这本回忆录已进入最后一段内容。最后这段工作经历持续了三年。按照以往的写作节奏,内容本应十分丰富,但由于这段经历距离现在实在太近,如果描述得过于详细,可能会对很多当事人产生影响,所以很多内容只能有选择性地略过。

最后,经过精心筛选,为了更清晰地表达本书的主题,我将写下几件最关键的事情,当然,这些也都是与我自身关系最为密切的事情。即便这是一段经过精简缩略的内容,其精彩程度和传奇性依然超乎想象。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爱生活 ( 苏ICP备2023004896号|

苏公网安备 3201140201133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4-4 12:41 , Processed in 1.41238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