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即将步入尾声,想必各位读者心中也已隐隐猜到最后一段内容的走向。毕竟此前我铺垫得极为细致,从生意亏本说起,便反复提及N95口罩,而时间线又恰好推进到2020年,诸多线索交织,答案似乎已呼之欲出。 不过,在正式书写最后一段之前,我想先把近期的一些琐事交代清楚。恰好本周我又要出差,目的地是景德镇,顺便想着看看能否淘到些好玩的瓷器。因此,更新会暂停一周,待周末出差归来,我会继续更新,争取在本月后两周完结此书,不然下个月又得连续出差了。 在这家公司,除了日常业务,还有不少有趣的杂事。就拿女老板那辆2016款的帕拉梅拉加长行政版来说,那可是我拿到驾照后摸的第一辆车。许是我初次佯装老司机时太过逼真,此后女老板的车但凡出了问题,便都交由我来处理。 平日里开车倒不用我,因为女老板有个年轻帅气的助理,女老板出门皆是这位小帅哥驾车。但这小帅哥似乎刚毕业没几年,女老板觉得有些事情交给他不太方便。最明显的一点,便是小帅哥兜里现金不多,处理一些杂事时难免力不从心。这也难怪,毕竟人家初出茅庐。 如此一来,可就苦了我这个“老司机”。常言能者多劳,可难道兜里零钱多,就得负责摆平更多事吗?这也太不公平了……罢了,算了。 有一次的经历让我印象尤为深刻。那天我刚到办公室坐下没几分钟,连水都还没来得及倒,女老板便风尘仆仆地从电梯出来,路过我办公桌时,将车钥匙往桌上一扔,说道:“我刚刚开车来的时候好像蹭到什么东西了,下去帮我看看。”话一说完,她没等我回应,便径直回了自己办公室。 我望着桌上那串车钥匙,愣了愣神,这什么情况?我还没答应呢,任务就这么布置下来了?女老板的小帅哥助理坐在办公室角落,假装什么都没听见,低头自顾自玩着电脑。我寻思着,女老板把钥匙扔给我而不是小助理,想必是小助理搞不定吧。无奈之下,我只好拿起钥匙,乘电梯前往车库。 来到车库,站在车旁一看,好家伙,车下满满一滩液体。我凑近闻了闻,还好,是水,不是油。可女老板仅仅轻描淡写地说“好像蹭到什么东西了……”,但瞧瞧眼前这状况,这哪是简单蹭到东西的结果? 虽说我之前没开过车,也没修过车,但一些基本常识还是懂的。这车冷却水全漏了,根本不能发动,要是贸然启动,这2016款原版2.9T的发动机爆了,那可就不是蹭一下这么简单的事了。没办法,我只能再次上楼,在电脑上查了保时捷4S店的电话,叫了报修服务。电话那头的客服得知车冷却水漏了,让我将车停在原地别动,他们会派一辆救援车过来。 等了一个多小时,救援车终于姗姗来迟。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老板的帕拉梅拉停在地库,而救援车是辆小卡车,开不下来。我和救援车司机商议后,决定先临时给车加些冷却水,发动后将车开上地库。发动机只需发动几分钟,虽说会漏冷却水,但应该不至于出大问题。 于是,加完冷却水后,我们发动了汽车。车一启动,我又发现个问题,车底盘升不起来了……真是让人糟心。 帕拉梅拉的底盘采用空气悬挂,带有三个底盘高度调节功能。当车辆行驶在高速上时,可将车身底盘高度调至最低,以降低风阻,提高车速;而当车辆行驶在颠簸路面时,又能升高底盘,避免刮蹭。平时车正常的时候,停在原地,按下不同底盘挡位,就能清楚看到车身缓缓升高或降低。额……不会真有人无聊到经常玩这个吧?好吧,我承认,我确实挺无聊的…… 可这一次,启动车辆后,我再次尝试升起底盘,却发现毫无反应,车身起不来了。这麻烦可就大了,车还在地库呢,如果车身升不起来,开上地库坡面时咋办?岂不是每上一个坡就要刮蹭一次?4S店的救援车司机看看我,我看看他,一时间都没了主意。 还是4S店的老司机胆子大,或许是等得不耐烦,想早点回去,他便对我说:“没事,开上去吧,前面保险杠蹭了就蹭了,反正这车肯定买了车损险,管他呢。”瞧见没?这才是真正的老司机。 听了老司机的建议,我也不再纠结,反正又不是我自己的车,心疼啥。底盘升不起来就升不起来,开就是了。于是,我发动汽车,将一辆底盘升不起来的帕拉梅拉从地库开上了地面,送上了救援车。说实话,在上地库坡面时,每次底盘刮蹭发出声响,都让我心里一紧。好在,车平安上去了,只是前保险杠蹭掉不少漆。 后来,4S店对车进行了检修,并报了保险。但有一点让我挺不满意,保险公司称,车漏水可以修,底盘也能修,漆也能补,可空气悬挂不能修。我自然要问原因,保险公司解释说,底盘损坏可能源于事故刮蹭或漏水,而空气悬挂被保护得很好,从外部很难伤到,其损坏属于车辆部件自然损坏,不属于事故范畴,不在保险赔付范围内。 不在保险范围?啥概念?就是保险不赔呗!我赶忙问4S店,修空气悬挂要多少钱。“还好,空气悬挂只坏了一根,只要两万块钱……”4S店经理如此回答我。额……“只要”两万块钱……此刻,我无比庆幸这车不是我的,哈哈哈…… 对于这笔修理费,女老板似乎很坦然地接受了。我这才知道,原来这不是她第一次遇到空气悬挂损坏的情况,她都已经习惯了……自那以后,只要这车出点状况,女老板就把车扔给我,像轮胎坏了、发动机漏水之类的。 说到发动机漏水,不得不吐槽一下,这台车的发动机实在让人头疼。发动机本体和涡轮增压体积都很大,车头因而很长。发动机漏水这种小毛病,换做其他普通车,半个小时就能修好。可这破车,修车店得一件一件拆掉涡轮,再拆发动机,最后换上一根小小的水管,然后又得辛辛苦苦把发动机和涡轮组装好装回去……这一套下来,整整搞了两三天,收了一万多块钱。仔细想想,这一万多块钱倒也不算贵,毕竟是修车店的辛苦费。 在这上班的三年,我每年都得临时小额贷款十几二十万,之后再报销。我报销的金额,比我本人工资收入还高,我这算啥?典型的带钱来上班啊。难怪女老板从不叫她的小助理干这些事,小助理也乐得装糊涂。 当然,我在这儿摆平的事,可远不止修车这么简单。别看女老板年纪不大,可人家已经在日化用品行业摸爬滚打快三十年了,毕竟从19岁就开始干这行了。这么多年生意做下来,有不少坏账、死账,还有好些民事官司,大多是别人欠她钱。官司倒是打赢了,判决书也下来了,可就是没钱执行。 也不知道女老板从哪看出我适合追债,居然让我去干这活儿。瞧瞧我的形象,戴着副眼镜,时不时穿个西装,梳个偏分头,一看就是文质彬彬的样子,哪有半点追债人的气质?还记得我在上一家单位,人家的追债人啥造型?人高马大,身高一米九,两条大花臂,脖子上挂着手指粗的金链子,还剃个光头,那才叫追债人的模样。我这样怎么追?追个鬼啊? 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好在女老板大部分债权来路比较正当。比方说,她主基地所在的市场,曾经向所有商家收取过一笔保证金。但由于市场经营不善,很多商家都撤了,女老板也退掉了好几间铺子。按道理,市场方应该把保证金退还给这些商家。可市场经营状况不佳,想打折处理这笔保证金,可折扣打得太高,商家们不同意,这笔钱就一直拖着。商家们还结成了攻守同盟,要求市场方原价退还,直到我出现,打破了这一局面。 我受女老板委托,去找市场方追这笔债。多次上门,层层深入,终于找到了市场方的最高领导,也是位女性,刚被集团公司调职过来。与这位市场方女领导沟通几次后,我判断,市场方运营状况不佳,这位新空降的女领导,与其说是来发展市场,倒不如说是来收拾烂摊子的。 凭借我对风险的敏锐嗅觉,我回去劝女老板:“咱别坚持了,打折就打折吧,现金能拿回来多少算多少。至于和其他商家的攻守同盟,根本没什么意义,各家情况不同,生意做得不好的小老板,这十几二十万可能就是全部身家。咱们生意都做到这份上了,为了这十几万的折扣金额,还牵扯我这么多精力,没必要吧?” 女老板同意了我的建议,于是,我代表公司与市场方签订了和解协议。虽然打了个不小的折扣,但也拿回了大部分钱。至于后来其他那些结成攻守同盟的商家有没有全额拿回保证金,我就不清楚了,毕竟与我无关。 除了这笔钱,还有好几起官司,女老板打赢了,进入执行阶段却拖了很久。受女老板指示,我便去执行庭催法官执行。其实这种事本与我关系不大,到了该执行的时候自然会执行,而且有的官司,债务人根本没资产,想执行也没办法。 我之所以把这事记下来,纯粹是因为我能伪装成律师的模样,在执行庭随意进出,还为此暗自窃喜。按道理,法院或执行庭只允许当事人、律师进出,无关人员不得入内。虽说我学的是法学,但没考过司法考试,自然也没有律师证。不过我这形象倒是有点像,毕竟去政协会议蹭顿饭都毫无违和感,伪装成律师对我来说还不是小菜一碟? 第一次去执行庭,我提前打电话问到了法官姓名。进门时,保安问我干嘛的,我说找某某法官,保安上下打量我一番,居然就让我进去了,连律师证都没看。其实当时我都想好对策了,如果保安要查看律师证,我就说我是女老板的弟弟。 但保安并未要求查看,于是我顺利地把包放上安检,穿过两道铁门,见到了法官。看到法官办公室的场景,我才明白执行为啥会拖这么久。法官有两个小助理,他们每个人桌上都堆满了高高的卷宗,和我说话的功夫,要接三通电话。之前在女老板的财务办公室,我见过堆积如山的往来凭证,可跟执行庭的卷宗比起来,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法官的小助理在侧面书柜里翻找出女老板的官司卷宗,告诉我就快执行了,让我别着急。后来,我又混进去催过几次,终于有一天,执行庭拍卖了一套债务人的房子,女老板拿到了一部分钱。在这件事里,其实我的作用并不大,就是伪装成律师的过程挺有趣,所以记录下来。 除了这些,我还帮女老板找过一些长期不还钱且没打过官司的老客户,也陆陆续续要回了一些钱。看来,要账这事儿,真不一定非得打扮得凶神恶煞,穿着西装也能把账要回来嘛。 此外,我还负责公司每年两次的仓库盘点。按理说,仓库盘点是财务的工作,可这仓库规模太大,管理又混乱,财务负责人心里发怵,不敢组织。说起来,这家公司的财务着实不咋地,给我开投标保证金,异地单位居然能开出个本票,这水平可见一斑。 没办法,财务总监顶不住,就只能我来顶上。仓库盘点可是个辛苦活儿,仓库面积巨大,货品种类繁多,每次盘点,全公司90%的人都得来,才能在两天内完成。有一年我盘点时实在上火,跟女老板打了个招呼,就把她那些积压了十年的老库存全扔了,足足扔了几十托盘。事后,女老板心疼得不行,她的老员工还向她告状,说我是个败家子。但她也只能有苦说不出,不好拿我怎样。毕竟这些年仓库管理不善,有些老货存了三四年、四五年,甚至还有十年的,早就过期不能销售了,摆在仓库里还占地方,不扔掉留着干嘛?当传家宝吗? 至于说我是败家子,我就是这么个人,要么别找我做事,爱找谁找谁,我就安心混日子。既然找我做事,我就按自己的想法来。反正我向来无组织无纪律,又不是一天两天了,大不了失业而已,有的人怕失业,我可从来没怕过。 最后说一句,这行真的不太挣钱,利润本就不高,在很多不易察觉的地方,稍微有点损耗,就会赔不少钱,对管理的要求实在太高了。如果打算创业,千万不要选这一行。 |
Archiver|手机版|爱生活
( 苏ICP备2023004896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5-18 21:29 , Processed in 0.36732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