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第四章 美食与城乡结合部的有趣记忆

2025-2-21 16:16| 发布者: 爱生活| 查看: 129| 评论: 0

摘要: 在B站曾有段时间流行一个很奇特的梗。说的是一位身形圆润的小胖子厨师参加美食节目,节目中有一道题目是制作猪大肠。这位小胖子厨师在前几道菜的表现中规中矩,可到了做这道猪大肠时,不知是出于个人情绪的宣泄,还 ...

B站曾有段时间流行一个很奇特的梗。说的是一位身形圆润的小胖子厨师参加美食节目,节目中有一道题目是制作猪大肠。这位小胖子厨师在前几道菜的表现中规中矩,可到了做这道猪大肠时,不知是出于个人情绪的宣泄,还是单纯的天真,竟听信了评委的话,故意没把大肠清洗干净。这还不算完,他甚至把清洗大肠的水当作汤底,熬煮出所谓的大肠原味,端上桌让评委品尝。

几位评委为了展现自身的专业素养与风度,竟咬着牙把这样的大肠吃了下去,不得不说,他们也是够有狠劲的。

这个梗着实离谱,大家或许都有所耳闻,不过没过多久就渐渐被人淡忘了,也许是因为味儿实在太重,让人难以长时间记住。

但不得不说,这个节目对大肠似乎存在着过分的偏见。实际上,猪大肠若烹饪得当,那可是一道令人垂涎的美味佳肴。

上一期提到,由于父母工作分隔两地,我便跟随母亲生活。母亲在食品公司上班,所以我常常跟在母亲身后,去她的单位。

食品公司听起来高端大气,又是食品又是公司的,可实际上,它就是个屠宰场。各地的活猪被运送到这里,在食品公司的车间里被宰杀。工人们会用松香给猪拔毛,转眼间,一只只活蹦乱跳的猪就变成了白条条的整猪。随后,这些整猪被挂上铁钩子,整齐地排列在滑轨上。铁钩子连着滑轮滑轨,滑轨会将整猪送至下一个工序。在那里,猪被破开,取出内脏,接着再滑到后续工序,依次切割前腿、后腿、排骨、里脊等部位,最后,按照不同的切割部位进行分类整理,统一运往菜市场售卖。

这就是食品公司的日常工作,其实没什么技术含量。而且这只是一个郊县的食品公司,也无法凭借行政手段占据广阔市场,前景着实黯淡。当时正值计划经济的尾声,像这样既没技术含量又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说白了已经日薄西山。

不过,这个企业在我最初的几年生活中给予了诸多照顾,还让我品尝到了各种与猪有关的美食,对此,我满心感激。

在那里生活的岁月里,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当属猪大肠这道菜。以至于在我3岁到7岁期间吃过的所有食物中,几乎只记得猪大肠的味道。

一般人吃的猪大肠,都是从菜市场购买的。依我看,这个时候买到的猪大肠,早已错过了它最美味的时刻。猪大肠最为美味的时刻,是刚从宰杀的猪身上取下来的时候。

长长的猪大肠,从底端彻底翻转过来,便能看到肠子内壁上附着的油脂。用手将肠壁上的杂质全部清洗干净,直至肠壁上的油脂变得雪白雪白,质地柔软,光是看着就令人食欲大增。

这样新鲜的猪大肠,放入口中的瞬间,肠内壁的油脂会滋滋地在嘴里散开,口感爽滑,香气四溢……

哎,这等人间美味,没尝过的人可真是遗憾。

我品尝过猪身上的各个部位,可为何唯独对猪大肠情有独钟、记忆深刻呢?我也说不清楚,或许这就是缘分吧,又或许是因为吃得太多了,毕竟妈妈经常会带猪大肠回家。

后来,洪金宝出演过一部电影,名字我记不清了。但他在影片中饰演的角色外号叫大肠哥,我老婆看过这部电影,再联想到我跟她描述的儿时吃猪大肠的场景,就也叫我大肠哥。还好,这个外号只叫了一小段时间,因为老婆很快就把这个梗抛诸脑后了。

关于母亲的这个单位,我还有一些记忆。记得单位里有个洗澡堂,里面光线昏暗,地面也是黑色的,粗糙不平,就像煤渣铺成的一样,整个洗澡堂的环境显得格外暗沉。

每次去洗澡,妈妈都会带上一个大脸盆。她从淋浴喷头接满一盆水,我就泡在盆里玩耍。我最喜欢的项目,就是把肥皂盒放在盆里当作小船。天哪,一回忆起来,这些细节竟如此清晰,如果告诉妈妈,她大概会十分惊讶。

上一期我提到过,我觉得自己可能有点天赋异禀,因为我对3岁之前的事情似乎还有些许印象,对这个洗澡堂的记忆便是证明。

要知道,我跟着妈妈去的可是女澡堂啊。

孩子长大后,肯定不能再跟着妈妈去女澡堂了。我能进去,说明那时我还很小。小到什么程度呢?我觉得最多3岁,不然肯定会遭到澡堂里其他女性的反对。

你们说,我这样的推测是不是很符合逻辑?我觉得是挺符合的。

那么,这种能记住3岁左右事情的能力,算不算是一种天赋异禀呢?我觉得也算。

我跟着母亲在这个名为食品公司的地方生活了六七年。如今回想起来,在这种城乡结合部的生活经历,可写的素材实在是太多了。后来回到城市,我反倒有些迷茫,不知道该写些什么。那就先不想后面的事了,等写到的时候自然就会想起来。先把7岁以前的所有记忆写好,因为这段记忆真的趣味无穷。

和母亲生活在食品公司时,我们住在公司附近的一条小巷里。这是一条单侧有房子的小巷,沿着小巷往里走,依次住着三户人家。最里面一家是我家,中间一家有个小男孩,靠外面一家是个女孩,三个小孩年龄相仿,最多相差一两岁。

我家有两个房间,外面是客厅,里面是卧室。客厅里有一张小方桌,后来搬家的时候还把它带走了。小时候,我常常围着这个小方桌转来转去,就像一个不停旋转的小陀螺。

这条小巷的另一侧,是一面红色的砖墙。现在想想,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布局呢?或许是因为外面这面墙是一种界限标识,表明墙内属于食品公司的地盘。那个年代,在公司上班,公司通常会为员工提供宿舍之类的住所,墙里面的屋子就是食品公司的员工宿舍。

其实,那面墙的外面,才是我记忆最为深刻的地方。

墙的外面是一片空地,看上去颇为荒凉,野草长得十分茂盛。但要是你钻到那堆野草下面,就会发现这片荒地下面还有一些小水沟,这里可是充满乐趣的欢乐天地

从远处望去,这片欢乐天地杂草丛生,一只大公鸡领着一群母鸡在上面四处觅食,悠然自得。

这些鸡,有几只属于我的外婆(原文婆婆按照语境推测应为外婆),还有几只是邻居家的。奇怪的是,这些鸡晚上回家的时候,从来不会跑错家门,各自回到自己的主人家,十分有趣。

不过,我对鸡并不感兴趣,它们对那时的我来说体型太大了,我一般不会去招惹它们。我发现自己从小就对水产类的动物情有独钟。

成年之后,每次逛超市,水产区是我必定要去的地方。哪怕什么都不买,只是单纯地看看那些老鳖、鱼、虾、螃蟹,我也一定要看个够。很可能这种爱好就是小时候养成的。

除了房子对面荒地里的小水沟,我家巷子口有一条大马路,马路对面还有一个不算小的池塘,那里是水产最为丰富的地方。

这里就得提到我的外婆了。外婆是一位非常精明能干的旧时代女性,她的智商颇高,后面我会专门为她写一篇内容。

这里主要讲讲外婆制作的一种抓虾神器,这个神器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你们应该都见过那种白色的纱布吧,有点像医院包扎伤口用的,但它的密度比医院的纱布高很多,质地结实,纱线细细的,摸起来软软的。

把这种纱布剪成边长50厘米的正方形,然后在四周穿上铁丝并缝起来,将四个角用铁丝拎起,汇聚到中央,再绑到一根长长的木棍上,这样就做成了一个漏斗状的纱布工具。它还可以用棍子吊起来,十分轻便,几岁的小孩都能轻松拎动。

我就用这个纱布漏斗去钓虾。

外婆会用一点点麻油,拌上许多面粉和虫子做成糊糊,那模样看起来就像现在的干辣椒泥。用小勺挖一点这种糊糊,放在纱布漏斗的正中央,然后用棍子提着漏斗,缓缓放入小池塘里,之后人就可以离开了。

只需等这个纱布漏斗在水里浸泡一两个小时,再回来用棍子把漏斗提起来,你就会惊喜地发现,漏斗中央肯定有好几只虾,偶尔还会有其他小生物。这个工具的抓捕效率非常高。

这是我这辈子记忆最深刻的抓小龙虾的方法,直到今天,我都能完整地复刻出来,外婆可真是太厉害了。

当然,外婆厉害的地方远不止于此,她还有许多更令人钦佩的事迹。等我写完儿时回忆,就会为她和外公单独写一篇。

上面说的是在巷子口大马路对面小池塘里抓龙虾的方法。我之前说过,家门口还有片荒地,荒地里杂草丛生,比小孩子还高,里面还有许多小水沟,这些小水沟里也有小龙虾。

在这些小水沟里抓龙虾,和在小池塘里的感觉截然不同。之前的捕虾神器太大,放不进小水沟。而且在小水沟里抓小龙虾的关键技巧也不一样,因为在小水沟里,你和小龙虾的距离会非常近,最有意思的是,你甚至可以和小龙虾进行眼神交流

没错,就是对视。

在小水沟里抓龙虾,首先要准备一根树枝和一根钓绳,就这么简单,不需要其他复杂的工具。钓虾不像钓鱼,钓鱼可能还需要鱼钩之类的,而钓虾只需要树枝和绳子就行,在绳子的另一头拴上一条蚯蚓,就大功告成了,接下来就等着收获虾子吧。

当然,钓虾的过程和钓鱼的过程有很大区别,十分有趣。

拿着准备好的树枝和绑好蚯蚓的钓绳,沿着小水沟仔细寻觅,直到找到有小龙虾的地方。然后蹲下来,把钓绳那头的蚯蚓扔到小龙虾面前,开始勾引它。

没错,蚯蚓在水里扭动的样子,就像是在刻意勾引小龙虾。

当小龙虾有些经不住诱惑时,就会小心翼翼地把头伸出来查看。它侧着身子,用一只眼睛盯着水面,和我的眼睛对视。

虽然是对视,但小龙虾眼中的我,和我眼中的小龙虾可是大不相同。小龙虾根本不知道我是什么,而我就静静地看着它的一举一动,拿着钓绳,一动不动。

想象一下小龙虾的视角,它不认识我,也不知道我是什么,在它看来,我可能就是黑压压的一个大头,或许它会觉得头顶突然多了一片云彩。我就拿着钓绳,静静地待在那里,在小龙虾往上看的那个角度,可不就像一片云彩吗?

当我长时间保持不动时,小龙虾就真的会把我当成云彩。于是,它就会慢慢伸出身体,用钳子去试探蚯蚓,同时还会用一只眼睛观察我这片天边的云彩。直到它觉得足够安全了,就会完全从小水沟两侧的洞里爬出来,用钳子紧紧夹住蚯蚓。

一旦小龙虾用钳子夹住了蚯蚓,你就可以放心地提起钓绳了。不用担心,小龙虾绝对不会松手,这就是为什么钓小龙虾不需要鱼钩。

小龙虾不像鱼,鱼发现自己被抓了,会及时松口逃脱,小龙虾可比鱼笨多了。它的钳子一旦钳住蚯蚓,就算你把它提起来,它也不知道松开,简直笨得可爱。

这就是钓小龙虾,是我儿时最引以为傲的活动。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钓小龙虾这件事上,我可是相当专业的。

虽然我不会游泳,但我真的非常喜欢水里的动物。所以除了钓小龙虾,我还想再讲讲其他的事情。

那时候,除了家门口荒地里的小水沟和巷子口对面的小池塘,再远一点的地方,还有一个好玩的去处。

那是山后的一条河,因为河上有一座水坝,所以可玩性极高。

每当水坝开始蓄水的时候,就是家门口方圆几里内大大小小的孩子们最兴奋的时刻。

山坡上住着几个大孩子,他们在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水坝的状态。一旦发现水坝蓄水,他们就会冲下来挨家挨户地通知。随后,山坡下面每家每户的小孩就会一窝蜂地冲出门,一起朝着山对面的河流跑去。

那时有个姐姐,带我翻山过去玩过。

这个姐姐好像是我的亲戚,来自外婆老家那边,又好像不是,我记不太清了,不过这都没关系,不重要。

水坝蓄水的时候,我也会满心兴奋地跟在这个姐姐后面,翻过那座山头。

因为我们家离水坝稍微远一些,所以等赶到的时候往往已经晚了。下游河水中央基本上已经没什么水了,好多家门口的邻居小孩都大大方方地站在河中央玩耍,弯腰抓鱼摸虾,每个人都收获颇丰。

我是个非常乖巧的小孩,真的特别乖。

带我过去的姐姐叮嘱我,要站在岸边,不要下水。我就真的乖乖地站在岸边,一步都不往水里迈。现在想想,我当时怎么那么老实呢。

要是换成我老爸,别说水坝蓄水,就算水再深,他肯定早就冲进去尽情玩耍了。

从这一点来看,我爸可比我厉害多了,他是个十足的野孩子,而我就太循规蹈矩了。

不过,乖巧也有乖巧的好处。我就乖乖地站在岸边,看着大孩子们在水里嬉戏玩耍,看他们抓各种小鱼小虾。

这个姐姐也抓到了很多东西,其中有许多绿绿的小螃蟹苗。她把小螃蟹苗都送给我带回去了,至于她自己留了什么,我已经完全不记得了,大概是鱼之类的吧。

虽然我只是静静地站在岸边观看,但回去的时候还能带上一把小螃蟹苗,我也已经心满意足了。

总之,在乡间的生活充满了无尽的乐趣,还有很多事情我都记不太清了,只有这几件事印象最为深刻。等后面慢慢想起来,再接着写吧。

能记得自己3岁到7岁之间的事情,已经很不容易了,想必很多人都已经忘记了吧。

这一期讲的是乡间的趣事,下一期我想说说乡间的人。比如我上幼儿园时的事情,作为一个小吃货,天天吃鸡吃到拉了满满一马桶屎的糗事,还有妈妈对我的关心,小时候带我看病的经历,以及外公的一些事情。这些内容大概会说个一两期,之后就又会回到我父亲身上,讲讲那个喜欢打架斗殴的文艺青年。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爱生活 ( 苏ICP备2023004896号|

苏公网安备 3201140201133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4-4 12:45 , Processed in 0.57429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