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城北的这段岁月,于我而言,恰似人生中最璀璨美好的时光。在这里,发生了太多令我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有欢笑,也有泪水,或许用两期的篇幅都难以详尽。也罢,能写多少算多少,就先从上学和放学说起吧。仅是在这每日往返学校的路途上,便趣事连连。 还记得这本书开篇的前几期,我曾提及老爸打架很厉害,还说我能为此作证,对吧?那便是在住在此处的某一天,放学途中,老爸与人起了冲突,而我作为全程目击证人,目睹了整个过程。 那天,老爸如往常一样骑车带着我放学回家,我稳稳地坐在自行车后座。当骑行至北城门外时,老爸的自行车与另一个人的自行车不慎蹭了一下,我们的车只是歪了歪,而那人似乎连人带车摔倒了。这点我记得格外清晰,毕竟我就坐在后座,要是摔车了,我肯定会疼得受不了,所以绝无记错的可能。其实,骑自行车途中相互碰擦,本是再平常不过的小事。然而,那位骑车人却异常强硬,非得与老爸争个是非对错,嘴里还骂骂咧咧的。老爸向来不吃亏,自然不甘示弱,与之对骂起来。骂着骂着,两人的火气愈发旺盛,进而开始推搡。估计那人起初以为只是互相较较劲,比划比划就罢了,怎料老爸一上手,便施展摔跤绝技,将那男子接连摔倒至少两三次。 那男子身材矮小敦实,按常理说,这般身形应更擅长摔跤才对,毕竟个子矮重心低,不易摔倒。可即便如此,依旧被老爸一次次撂倒。好在老爸仅仅是摔他,并未动用拳头,所以那男子并未受伤。被摔倒两三次后,他察觉形势不妙,赶忙与老爸拉开距离,又回到对骂状态。两人就这么一直对骂,直至双方都精疲力竭,才各自作罢,打道回府。老爸当着儿子的面,打架占了上风,心情愉悦地骑车载着我,开开心心回家了。 我说自己很幸运,当时老爸没动拳头,对吧?毕竟打架一旦动拳头,极易引发严重后果。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前两年,老爸在南湖公园与另一位老头起了冲突,动了拳头,最后还是我把他从公安局保出来的。我见到被老爸打的那位老头,眼眶乌青,活像个熊猫眼,最终老爸赔了不少钱。 后来与父母谈及此事,老妈对于老爸能打架这事儿,颇感自豪,一说起老爸,就如数家珍:“你爸爸可厉害了,以前在油田的时候怎样怎样,到了汽车厂又如何如何……”但转头看向我,老妈便会特意叮嘱:“儿子,你在外面可千万别惹事啊,你爸那是有把握打赢别人,要是你在外面和人打架,打不过人家可是要挨揍的。”我这人,别的优点不敢说,自知之明还是有的。老妈说得没错,我确实打不过别人,所以向来不会去招惹是非。 这便是我对老爸接送我上学放学路上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件事。 其实还有一件事,我印象不算深刻,但父母却记忆犹新,以至于每隔三五年,他们就会跟我提起,那便是关于我失踪的事儿。 那时,老爸每天骑车接送我上学放学,着实辛苦。每天将近一小时的骑行,本就不易,后座还驮着个几十斤重的小孩,这还不算完,还得随时防备可能出现的冲突,真可谓难上加难。换作是我,即便在今天,恐怕都难以做到。所以,我对老爸当年的付出,心怀感恩。可那时的我,年纪尚小,懵懂无知,根本不理解老爸的艰辛,更谈不上感恩。当时坐在老爸后座的我,满心欢喜,每当老爸骑车超过旁人,我便兴奋地大喊:“又超了一个,又超了一个。”老爸在前头骑车,我就在后头数着他超过了多少人。 虽说老爸当时三十五六岁,精力还算充沛,但长此以往,难免会有意外状况发生,还是得做两手准备。于是,老爸决定教我乘坐公交车。他给我办了一张公交月票,好像只带我坐过一次公交车,也可能一次都没坐过。照理说,刚开始,我应该还不具备独自坐公交回家的能力。 然而,有一天,我放学时间比老爸早,不知为何,那天我就是不想等老爸下班,便独自拿着月票,坐上了回家的公交车。 可我的父母并不知晓我独自回家了。老爸还在工厂里等我放学后去找他,左等右等不见我踪影,顿时着急起来。一下班,他便赶忙去学校找我,无果后,又沿着我放学的必经之路寻找,依旧一无所获。他似乎还打电话给老妈,让老妈也回来一同寻找。要知道,那时可没有手机,人与人之间联系极为不便。他们就这么四处寻找,据老妈后来描述,她当时急得差点就要报警,以为我失踪了。 直到晚上,疲惫不堪的他们回到家,却发现我正悠然自得地坐在家里看电视…… 后来谈及此事,父母的态度显得颇为轻松,但我回想当时的情景,估计他们那晚的心情糟糕透顶。而我自己,对这件事却没什么深刻印象,不就是坐公交车回家嘛,有什么大不了的? 从那之后,我便时常自己放学回家。父母觉得我都四年级了,年龄足够大,独自坐公交车应该没问题。这父母的心可真够大的!换作现在的家长,怎会放心让自家孩子独自坐公交车,穿越城南和城北这么远的距离呢?而且中途还得转一趟车,对于一个身高仅有1米1的四年级小孩来说,确实存在不小的风险,对吧? 那为何我就可以呢?归根结底,还是我胆子够大呗! 由此可见,人就是一种矛盾的存在。在涉及生命安全的事情上,我胆小如鼠;但在对生命无大碍的事情上,我却胆大得超乎常人想象。这一点,在我日后工作时体现得尤为明显,不过那得等到很多期之后再讲了。 言归正传。在跟着老爸上学放学的那段日子里,还有一件事让我印象颇深,那就是老爸的工厂。 由于我放学时间比老爸下班早,尤其是每周三,那时学校每周三只上两节课,上完就放学,最晚到下午三点。放学后,我便会跑去老爸的工厂等他。 老爸工厂的厂门颇为气派,两根高耸的柱子分立大门两侧,门卫坐在传达室里,似乎不太管事。像我这样身高仅一米一的小孩,背着书包,像个小陀螺般一溜烟就跑进了大门,他从来都不会阻拦我。 进入工厂,映入眼帘的是宽阔的大道,道路两旁皆是高大的厂房,每个厂房都极为宽敞,屋顶至少有七八米高,整个厂区弥漫着机油的味道,略有些刺鼻。老爸的车间在左手边,他操作的是磨床,主要用于给标准件的内圈进行打磨抛光。我到老爸那儿后,便把书包一扔,在厂里四处乱跑。 这个工厂的设计颇具特色,每个厂房都设有一条既深又宽的排水沟。可别小瞧这条沟,它简直就是老鼠的天堂。老鼠的数量多得惊人,多到什么程度呢?你只要正常在厂里行走,突然往排水沟方向一转头,十有八九就能看见一只老鼠从沟里窜过。那些老鼠个个肥硕无比,个头起码有鸽子那么大,真不知道它们是吃什么长大的,难道是机油? 老爸的厂里还有个医务室,里面的医生相当专业,药品也十分齐全。说出来可能有人不信,我的第一针乙肝疫苗,就是在老爸工厂的医务室打的。我至今还记得那位医生从小冰箱里拿出疫苗时的模样。如今,工厂医务室已鲜少有能打疫苗的了,毕竟专业的事还是得交给专业的人来做。现在社区医院离家近,走几步就能到。 关于上学放学以及老爸的工厂,印象最深的事情大致就是这些了。 对了,本期讲述了老爸打架的事,不难看出老爸这人脾气有些暴躁。 不知不觉,我这篇文章已经写了二十期,然而有件至关重要的事却一直未曾提及,而这几乎是每个男孩都有的经历,那就是挨打,尤其是像我老爸这般脾气暴躁的,小孩挨打更是家常便饭。我有这么个暴脾气的老爸,怎么可能不挨打呢? 所以,为何我对住在城北的这段时光印象最为深刻呢?因为老爸打我最狠的一次,就发生在这里。 记得那是一个夏天,暑假中的某一天,不知因何缘故,老爸将我的双手反绑起来,然后把我按在床上,用皮带抽打我的屁股。这件事我记忆犹新,因为当时我趴着的床上铺的是草席。 但至于挨打的具体原因,我实在是记不起来了。被打过太多次,早已忘却缘由,想必大多数人都和我一样,只记得小时候挨打的过程,却不记得究竟为何挨打。 说来好笑,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前几个月,我带着老婆孩子回父母家吃饭。在去蹭饭的前几天,我刚和女儿吵过一架,甚至还动了手。不过可不是我单方面打女儿,当年老爸打我的时候我才1米1左右,还是个小孩,而我女儿已是高中生,身高快1米7了,力气很大,准确地说,是我俩对打。 打完架后,我好几天都没和女儿说话。到了父母家的饭桌上,我便借着老爸的事教育女儿:“小孩子做错了事,就得挨打。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我被你爷爷不知道打过多少次,你爷爷还会把我手绑起来抽……” 老爸一听这话,脸色瞬间沉了下来,赶忙反驳道:“没有没有,我什么时候打过你啊?我向来舍不得打你的,更别说把你手绑起来打了,绝对没有这事儿。”对于此事,老爸是一口咬定没发生过。 我便将挨打的时间、地点以及现场的场景,一一回忆给老爸听,老爸的表情变得十分怪异,有点哭笑不得,但依旧坚决否认。 还是老妈比较公正,她帮我说话:“哎呀,你老爸确实打过你,不过要说把你手绑起来打,好像没这回事……” 老爸这般完全否认,脸皮厚得着实离谱,连老妈都看不下去了。老妈之所以会帮我说话,是因为每次老爸打我,她都在一旁劝阻,拉着老爸说:“别打啦”“长记性就行啦”“打屁股,别打别的地方。”所以有老妈这个证人在,老爸打我的事,哪能轻易否认?可老爸就是死不承认,这脸皮简直比鬼脸城城墙的拐弯处还厚。 不过,老爸绑我打的那一次,老妈好像确实不在场,所以她帮老爸否认手绑起来这事儿,我也能理解。 总之,老爸对于打我的事,是抱着死不认账的态度。 不认就不认吧,反正我自己记得清清楚楚,你瞧,我还把它写下来,发到网上了,哈哈哈哈…… 额……这是不是说明,老爸打我还是打得太少了?要是老爸看到我这么写,估计还是会忍不住打我的,嗯…… 真没想到,小学还没写完,我就已经写了二十期。照此看来,中学再来个十期,大学写个三四期,工作内容写个二三十期,这篇文章恐怕得写六七十期,得花上三个月时间,也不知道三十万字能不能写完。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儿吧。明天我要去上海出差,一连四天,因为是去工作,所以电脑就不带了,自然也没法写文章。回来的时候正好是周末,周末我要做各种视频,也没时间写。下一次再写,就得等到下周了。 |
Archiver|手机版|爱生活
( 苏ICP备2023004896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4-4 12:43 , Processed in 2.55488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