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讲到,我终于考上了大学,老爸欣喜若狂,最终答应给我购置一台属于我的电脑。 原本,买电脑这件事或许不值一提,但回想起这二十多年来,以电脑为代表的整个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便觉得有必要将这段经历记录下来。 如今去电脑城买电脑,你定会受到热情接待。销售人员老远就会冲着你呼喊:“大哥,大姐,看电脑不?”在当下,卖电脑着实不是件轻松的事。 然而,2000年时买电脑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来感受一下那令人震撼的场面吧。 决定买电脑的那天,我和老爸早早起床。老爸郑重地揣上那七千块钱,和我满怀期待地前往南京的电脑一条街——珠江路。它就如同北京的中关村,是南京的电脑核心商圈。可一到珠江路,我们便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那时的珠江路人山人海,尤其是我们要买电脑的那家位于浮桥旁的店铺,更是夸张。排队买电脑的人从街道这头蜿蜒排到了那头。 买菜排队、去超市排队都不足为奇,但你能想象买电脑也要排队吗?即便我们早上九点多就赶到了,依旧排了许久,才轮到与组装电脑的销售人员交流。 我和老爸排了好久的队,终于,前面的客户聊了几分钟后离开座位,我们立刻上前,在这位销售人员面前坐下。这位销售人员一看就是忙碌至极,只是迅速抬头瞥了我们一眼,没有任何寒暄客套,一点时间都不耽误,马上从面前抽出一张纸,那是一张电脑配置表,上面有CPU、主板、内存、显卡等空白处。销售人员拿起笔,既不问我们是否真的要买电脑,也不问我们的预算,总之,丝毫不过问我们的需求,而是直截了当地切入主题。 “这位大叔,是给您儿子配电脑吧?”他不等我们回应,紧接着说道,“现在最主流、性价比最高的配置是这样的:CPU用奔腾3,733Mhz,这可是当下性价比最高的;内存128兆,超大内存,能流畅运行windows98;显卡……给您配Geforce2MX……”他一边自顾自地说着,一边用手中的笔在表格上飞速书写,速度快得生怕耽误一秒钟,仿佛耽误一秒就少赚一百块钱似的。事实上也确实如此,看着后面那长长的买电脑队伍,真可谓是时间就是金钱。 这位销售人员继续说道:“Geforce2MX显卡,可以让您儿子畅玩任何最新的游戏,而且,还随卡附送一款极品飞车3正版游戏哦。”这话正合我意,我要的就是这个。虽说这位销售人员没仔细询问我们的需求,但他看我是个即将上大学的小伙子,不用问,一眼便看穿了我的心思。对于他给出的这个配置,我自然十分满意,赶忙跟老爸说:“老爸,就这个吧,这电脑配置相当不错,性能很强。”瞧见没,此时我已然和这位销售人员站在了同一阵营。 我老爸对显卡、性能这些概念一窍不通,看着我满心欢喜又满怀期待的模样,只能一个劲儿地点头。 这位销售人员接着以极快的速度将电脑配置列完:“硬盘,配上IBM玻璃机芯的30G,超大容量;主板,不能太差,就用梅捷的;显示器,用我们的自有品牌,17寸,超级VGA显示,能显示到1024*768分辨率哦。”他所说的这个自有品牌显示器,用的是飞利浦的显像管,纯属贴牌产品。后来我工作时,和这家显像管厂还有不少交集。 就这样,电脑配置单很快就列好了。“好了,您拿着这个配置单,去收银台交钱,然后就等着我们的装机师傅给您装机吧。”于是,这位组装电脑的销售人员便把我们打发走了,整个过程不超过三分钟。我已将他说的所有话都记录下来,这么说吧,您看这段文字花了多少时间,我当时在这位销售人员面前就坐了多久,屁股都还没坐热呢。而且,我和老爸刚起身,下一个急着买电脑的人就立刻坐了下来,同样是父母带着孩子。销售人员又开始重复那套话术:“这位大姐,我给您配个性价比最高的电脑,CPU,用奔3,733的……” 好吧,我也管不了别人的事,满心期待地看着老爸走向店铺的收银台准备交钱。收银台前的点钞机哗啦哗啦响个不停,三个收银的美女忙得头都抬不起来。在她们旁边,站着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人,大概三十多岁,胸前挂着工作牌,看样子像是店铺经理,也有可能是后来珠江路三巨头之一的老板,我并不清楚,也不认识。在这位老兄的注视下,我们交了钱,将近七千块啊,那可是我老爸一年的工资。交完钱,收银美女给了我们一张发货单,接下来就等着后台装机师傅给我们装机了。 但装机师傅实在忙不过来,订单太多了,整个店铺里人满为患,外面排队的人都挤不进来。这时,那位大腹便便的老兄走过来跟我们说:“这位大哥,我们装机师傅的活儿都排满了,您的订单预计要到下午才能装配完,您不如带着孩子出去找个地方先吃个饭,下午再来等吧。” 听了他的话,我回头看看那几个装机师傅,确实忙得热火朝天,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看来他说的是实情。没办法,我只能和老爸离开这家店铺,去珠江路上的其他地方打发时间。 离开店铺时,我清楚地看到,店外排队的人依旧排着长长的队伍,全是等着进来买电脑的。天哪,那个场面至今仍令我难忘。 我和老爸没办法,只能去附近找了家面条馆,简单吃了碗面条。又等了一两个小时后,再次回到店里排队。一直排到下午三四点钟,终于轮到装我们的电脑了。可这时,装机师傅却带来一个不太好的消息:“小伙子,奔三733已经没货了,要不,你换一个奔三650?”虽说我当时对电脑也不是特别懂,但至少知道奔三650不如奔三733。可我实在太渴望拥有一台电脑了,根本不想等,所以就同意了更换,心想赶紧把电脑组装好带回家尽情玩耍才是正事。我老爸就更没意见了,什么奔三奔四,什么650、733,他一概不懂。倒是收银台的小姐姐给他退了两百块钱,这两百块钱他可是看得清清楚楚,老爸高高兴兴地接过钱,就让装机师傅赶紧给我们配电脑。 最后,电脑终于组装好了,我们满心欢喜地搬着电脑出了店门。 那个时候,老百姓家里大多没有车,我和老爸骑着自行车,根本没法搬运电脑。显示屏的大屁股放在自行车后座根本放不下,还容易翻车。不过没关系,这一切早就有人安排好了。 只见店铺外面齐刷刷地停着一排三轮车,我们刚抱着电脑出门,这些三轮车师傅就立刻上来揽生意:“要送货吗?送一趟二十,二十……” 我和老爸挑了最近的那辆三轮车,装上电脑,然后我们俩就骑着自行车跟在后面回家了。 直到今天,那天发生的一切仍历历在目,因为那天我实在是太开心了。当然,时代的飞速发展也给我的回忆带来了强烈的震撼。 我的大学专业是法学,学过众多案例,大部分违法犯罪都是为了钱财,对吧?但你想想,要犯什么罪才能比得上2000年那个时代各行各业正经生意的赚钱速度呢?就拿卖电脑的生意来说,还有早几年南京那位卖空调大叔的生意,都是如此。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那个年代赚钱的速度简直比违法犯罪还快。就算现在给你一台印钞机去印假钞,那赚钱速度也比不上那个年代的各种生意。 就以卖电脑为例,一台售价七千块钱的电脑,当年的毛利润至少有三千块。我们去的那家店铺位置极佳,一天能卖出三四百台电脑,就按三百台来算,三千乘以三百,一天的毛利润就是一百万,一个月就是三千万。当然,我算得可能有点多,毕竟星期六、星期天生意好,星期一到星期五生意没那么火爆,但简单折算一下,一个月一千万的毛利润总是有的。店里大概就十几个人,那时候人员工资不高,人员工资加上房租等开销,肯定不到二十万。这么算下来,一千万的毛利润几乎就等同于一千万的净利润,一家店铺一年就是一个多亿的净利润,这是什么概念?而且这还是2000年呢。 虽说我当时只是个客户,但我的判断还是相当准确的。后来,珠江路上的三巨头用他们一致的行动证实了我的判断。 这三巨头在2000年左右赚得盆满钵满之后,非常默契地做了同一件事——一家盖了一座大楼。 三巨头中的老大是第一个盖大楼的,他没有选择在发家的珠江路,而是选在了附近的南京第二商圈。三巨头中的老二紧随其后盖了大楼,他们家也没在发家之地盖楼,而是在新街口盖了一座。三巨头中的老三倒是不忘初心,就在发家的原址盖了大楼,而且恰好就在我们当年买电脑那家店铺的街对面。 时光匆匆,这三巨头的大楼如今依然矗立在南京,只是已不再那么耀眼。 三巨头中的老大在21世纪初取得巨大成功后,生意越做越大,涉足地产、零售、物流、高科技等多个领域,还成功上市。但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涌入的人越来越多,这位老大也渐渐感到力不从心,再也找不到当年客户排着队、争着交钱买货的那种盛况了。 三巨头的成功激励了一波又一波怀揣创业梦想的年轻人涌入组装电脑这个行业,有人成功,也有人失败,但大家依旧勇往直前。组装电脑行业,或者说数码零售行业,能有多少门槛呢?也就是比卖白菜多了些品牌分类和组装操作罢了。 正如我前面所说,三巨头的成功并不难理解,所以越来越多的从业者进入这个行业,导致行业利润被拉低,从业者的生存难度增加。但这对消费者而言,却是一件好事。再加上后来,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强子哥的出现,给这个疯狂发展的数码零售行业画上了一个句号。 再说说三巨头中的老二,其发展轨迹和老大有些相似,也涉足了物流、科技行业,但此后就鲜少有成功的产品问世。最近几年,似乎也面临着一些困境,但我并非业内人士,具体情况也不太清楚。 所以说,挣钱这件事,说难也不难。只要你处在正确的时代,占据合适的位置,愿意去做一件事并且付诸行动,就能挣钱。而且只要选对了方向,那挣钱的速度简直比印钞机还快。 然而,挣钱说难也真的很难。如果你错过了那个时代,不得不投身于茫茫人海的激烈竞争之中,就非常考验个人能力和眼光了。后来在数码零售行业中脱颖而出的,不也就强子哥一个吗?其他人依旧在其中苦苦挣扎,赚取那微薄的利润。再想靠数码零售行业盖起一栋大楼,谈何容易。 回到三巨头中的老三,除了和老大老二一样盖了大楼外,倒是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老三在当年发家的位置原地建起一座大楼,大楼建成后,便再没了他家在数码零售行业的消息。因为他家老板眼光独到,直接跳出了数码零售业。大楼建好后,不再卖组装电脑,也不开电脑公司了,彻底转型成了一个收租的房地产商。这座大楼就这样安安静静地收着租金,一直红火到现在。 当然,三巨头中的老三这些年赚了这么多钱,肯定也投资了一些其他高科技行业。只是我不清楚,因为他没再以三巨头老三的身份去投资。这些成功人士哪个不是人中龙凤?尤其是老三,他能低调地盖大楼、收租,不再在电脑行业与那些创业者竞争,这份独到的眼光无人能及。所以,想必他其他的投资也会很成功,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 之所以用这么多篇幅讲述珠江路,是因为我和珠江路渊源颇深。从初中时我就在珠江路电脑店拷贝游戏软盘,和老爸在这里买了电脑之后,更是经常在珠江路上流连,在这里购买游戏光盘、电脑配件等。 我亲眼见证了珠江路从一个小小的电脑一条街发展成一个超级大市场,最后又慢慢转型的全过程。 珠江路最辉煌的时候有个传言,这里所有银行的对公柜台每天都排着长队,运钞车在珠江路上风驰电掣,从早到晚一刻不停。所以,几乎所有银行,无论大小,都想尽办法在珠江路占据一席之地。 可如今,珠江路变成了什么样子呢? 如今的珠江路早已转型,成了美食一条街。现在的我依然会去珠江路游玩,但不再是为了电脑,那些数码零售店铺我很少再进去。我去珠江路,是为了品尝各种美食。珠江路的数码零售店和美食店铺相互交错,形成了一个更大范围的商业综合体,十分有趣。如果你来南京游玩,还是很值得去逛逛的。 |
Archiver|手机版|爱生活
( 苏ICP备2023004896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4-4 12:41 , Processed in 1.99345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