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大学校园,一切都散发着新奇的气息。大学老师与高中老师截然不同,不会时刻紧盯着学生的学习,这使得我们拥有了大量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得以尽情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踊跃参与各类活动。而好奇心旺盛的我,对一切都充满了探索的欲望,什么都想尝试一番。 进入学校后的首个活动,自然是参观校园。然而,我们学校占地面积较小,又地处市中心,实在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可供探寻。不像一些故事里描绘的那般,有神秘漆黑的山洞、夜晚闹鬼的实验楼,或是帅哥美女云集的宿舍区,这里就是一所再普通不过的学校。 既然学校本身没什么好玩的,那就把目光投向学校里可供参与的活动吧。 “学生会”这个词,在刚踏入大学的学生眼中,充满了高大上的感觉。高中时就听闻,这是一个会举办诸多活动的学生组织,令人心生向往,对吧?真正进入大学才发现,原来学生会真的存在。学生会组织会主动来到班级,为我们这些新生提供加入的机会,招募新成员。 虽说我是个十足的游戏爱好者,但你可能想不到,我也报名参加了学生会。 不过,与周星驰电影里的台词恰恰相反,我的加入或许让人意想不到,但结局却在意料之中。 学生会的主要职责是为广大学生服务,负责学校的宣传栏、海报张贴、组织各类班级比赛,还有学校广播站等事务。据说还有其他更多职责,但我并未接触到,因为我被分配的工作极为简单,就是定期到学校的各个宣传栏张贴通知、更换海报。 通俗来讲,我就像是专门在学校里“贴牛皮藓”的,当然,这是合法合规的“贴牛皮藓”。 起初,我对这份贴海报的工作还满怀热情,尽心尽力。可时间一长,便觉得索然无味。哪儿有通知要发布,就喊我去贴一张;哪儿有比赛要举办,还是喊我去张贴。日复一日,千篇一律,实在没意思。 唯一能支撑我坚持下去的,是学生会里一位美丽的学姐,她比我高一级,每次都是她来给我安排任务。我满心期待她过来传达指令,甚至还向她表达过一起出去玩的想法。可惜,她只是淡淡地看我一眼,根本不予理会。或许是觉得我比她小一岁,或许是因为我只是个新来的学生会小成员,总之,她对我毫无兴趣。 这实在令人失望,原本这是我继续干下去的唯一动力,可学姐的冷漠瞬间让我没了干劲。这份贴海报的工作无聊透顶,还动不动占用放学时间去参加各种会议、学习,浪费我打游戏的时间,学姐又如此高冷,我果断决定,不再理会她的指令。 终于,她带着新的任务来我们班找了我一两次,都没找到人,后来便不再找我,转而找上了我们班班长。班长欣然接过我的工作,加入了学生会,接手了全校到处贴海报的活儿。 班长是个极为专注的人,他在学生会一干就是四年,从最初贴海报的小干事,一路做到指挥新干事的负责人,从大一坚持到大四,堪称专注的典范。在大学生涯的尾声,这位班长还会再次登场,后面再详细说。 从学生会这件事便能看出,我是个随性之人,对待工作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学生会的工作我都能半途而废,走上工作岗位后,这种随性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 半途而废又怎样?要是一辈子都这样,那就不叫半途而废了。就像我,参加工作后,只要不顺心、不开心,就换工作,不停地换。我这不叫半途而废,而是在领略人生不同的风景,开拓自己的眼界,怎么样?听起来是不是也别有一番道理? 本来就是如此,一来,我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可长期为之奋斗的目标,让我如何坚持到底?二来,体验不同的工作,感受各行各业的精彩,难道这不算是另一种人生追求? 追求人生之道有多种方式,不必过于拘泥。 所以说,看待一个问题的角度至关重要,无论我怎么做,都能给自己找到合理的理由,这就是精神胜利法,是鲁迅先生通过阿Q的故事教会我的,被我活学活用了一辈子。 好吧,大学第一学期,我加入了学生会,又很快失去兴趣,满腔的热情……嗯,不对,应该说是过剩的精力又无处安放了。好在,大学第二学期快结束时,我得到了一个重要消息。 “哎,你知道吗?那个谁谁谁,一边上学一边打工,赚了好多钱呢……”不知从何时起,班上开始流传打工赚钱的事儿。我一听,耳朵立马竖了起来,别的先不管,能挣钱对我来说可是大事。 我立刻四处打听,那些打工的人在哪儿打工,简直财迷心窍。 “肯德基、麦当劳啊,经常发布招收勤工俭学大学生的消息。”消息灵通的同学告诉了我。 哦?肯德基、麦当劳?外资快餐店,我一听就觉得有戏。这些外资快餐店进入国内时间不长,九十年代才进来,我上大学是2000年,当时是第二学期,也就是2001年,在我们眼中,外资快餐店还是非常规范、高大上的地方。在里面吃一个汉堡要15块钱,一杯汽水七八块钱,一个套餐二十多块,价格相当昂贵。 想想看,我上高中、大学时,老爸给我多少钱吃饭?五块钱。用这五块钱,我在学校食堂能吃到三菜一汤,可到了外资快餐店,价格要二十多块,比学校食堂贵了四五倍,我根本吃不起。其实这么多年过去,物价虽有变化,但不算太大。近几年,我在大学食堂吃饭,面条、三菜一汤基本十几块钱左右,外资快餐店套餐四十左右,价格是学校食堂的三倍,比二十年前的四五倍稍微便宜了点。 那些快餐店是如此高端,要是能去那里打工,该多令人羡慕啊!于是,我便动起了去快餐店打工的念头。恰好,另一个同学也有同样想法,我们便互相交流获取的信息,寻找进入快餐店打工的办法。 果然,两人合作效率就是高。通过互通消息,我们很快分别找到了招收大学生打工的快餐店。 他找到的是夫子庙附近的一家肯德基,我找到的是新街口的麦当劳。当时肯德基和麦当劳虽是两家公司,但给的时薪似乎差不多,好像都是三块五毛钱一小时,3.5元/小时。我从未上过班、打过工,也不清楚这个价位是否合适。总之,找到机会的我们根本没考虑时薪问题,作为学生,有挣钱的机会就已经开心不已。 当时肯德基、麦当劳招收学生勤工俭学,还需要到学校办理一些手续。巧的是,我们俩一起找的工作,便一起到学校办手续。现在有点记不清具体是什么手续了,好像是到学校学生处开一个同意该学生勤工俭学的函件,毕竟二十多年过去了,记忆有些模糊。 不过学生处老师跟我说的话,我至今都记得。 我们不是第一批找老师开函件的学生,老师很熟练,那里有早就打印好的批准函,签字盖章就行。老师递给我们函件前,问了一句:“肯德基、麦当劳给你们开的多少钱?”我们开心地回答:“三块五毛一个小时。”老师一听,露出惊讶的神色:“三块五毛钱一个小时?开这种时薪,简直就是外资企业在剥削大学生!”我不太确定他说这话时的心态,是同情我们打工学生?还是惊讶于我们居然接受这么低的薪水?又或是在秀优越?当时我胆子小,不敢直视老师眼睛,所以不知道他的意思,现在只记得这句话。 甭管是不是剥削,我还是挺感谢麦当劳的,因为它给了我被“剥削”的机会,哈哈哈。而且,我当时做的是一个特殊时段的工作,叫打烊工,说白了就是专门上晚班,我的时薪比白班多2.2元,达到了5.7元。刚好我去麦当劳打工时是放暑假,上白班还是晚班对我来说没啥区别,晚上打工,白天在家睡觉就行。 于是,我开启了为期两个月的暑假打工生涯。 事实上,在麦当劳打工,福利比5.7元/小时还要丰厚不少。比如,每干满三个小时,麦当劳就管一顿饭,一般是一个汉堡加一杯饮料,上限好像是15块还是20块,我记不清了,反正我能吃到一个猪柳蛋汉堡加可乐。说实话,去打工之前,我从没吃过肯德基和麦当劳,因为太贵了,老爸不舍得。但进了麦当劳打工后,我把各种好吃的汉堡都尝了个遍。每天晚上的晚班,从下午六点一直干到凌晨两点,刚好八个小时,可以吃两顿饭。作为一个涉世未深、没见过世面的大学生,别说给我五块七毛钱一小时,就算只管两顿饭,我都愿意干几天试试。 好吧,也就只能干几天试试,因为如果不给钱,只给吃汉堡,最多两天我就不干了,毕竟打烊班,也就是晚班,真的非常辛苦。 做打烊工作的人,每个工种都要学习。包括炸薯条、做汉堡、打扫大厅,还有打扫厕所。嗯……我在家里都没扫过厕所,却早早在麦当劳干起了这活儿。 先说简单的,炸薯条算是最简单的。麦当劳的薯条炉子是长方形的,上面用隔板隔出一个个长方形格子,竖着面对操作员,格子里刚好能放下一个薯条篮子,里面全是滚烫的油。当年麦当劳规定很严格,炸薯条的油只能用一天,第二天必须换新油,所以给炉子换油的工作就落到我们晚班打烊人员身上。晚上没人的时候,我们就把炉子里的油放空,清理得干干净净,不能留一点薯条渣。然后从仓库搬出一箱箱牛油,打开包装,里面是雪白雪白、凝固的油块。 我们有专门铲油的小铲子,用它把油块一点点铲到炉子里,再打开炉子加温,看着这些雪白的牛油慢慢融化成金黄色的液体油。 我到现在都记得,炸薯条的规定温度是400度。 除了炸薯条,还有做汉堡。做汉堡也挺有意思,有一种专门热汉堡的烤箱。当时麦当劳会举办各种做汉堡竞赛,我看着那些老员工,熟练地拿出九个牛肉块,放进烤炉开始烤,同时在旁边的汉堡底板上铺满九个汉堡下半部面包,然后迅速抓一把生菜,像蜻蜓点水般给九个汉堡面包铺上生菜。这时,九个牛肉块刚好烤好,老员工迅速打开烤炉,用小铲子把牛肉块一块块铲起来,放在汉堡生菜上。接着,最具技术性的动作来了,他用另一块钢板,装好九个汉堡的上盖面包,对准下面带肉块的汉堡底座,轻轻一推,就能同时做好九个汉堡。 如今再去麦当劳,我再也看不到这种快速做汉堡的方式了。因为现在麦当劳里的客人远没有那个年代多,而且现在款式繁多,客人选择面广,很少有几个客人同时点同一种汉堡的情况,所以根本没有机会同时做九个汉堡。 在那个年代,这种技术可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除了这两道工序,还有给鸡翅裹粉的工作,但这活儿不会让我们打烊班的人做,而是请老师傅专门负责。因为他们要用手给鸡翅裹上面粉,两手沾满面粉等食材,必须保持卫生。而我们打烊班的人要扫厕所,你能想象打扫完厕所的手去给鸡翅裹粉吗? 所以,扫厕所的人不能裹粉。至于扫厕所这件事,我就不详细说了,但有一点可以证明,那时常年传言日本人打扫完厕所后要在马桶里舀一杯水喝,在麦当劳是不存在的。虽然麦当劳厕所也很干净,但美国人就是美国人,和日本人不一样。 那时候的麦当劳里,还有非常漂亮、专门带小孩子玩的大姐姐,有个姐姐特别漂亮,我到现在都记得。 说起来,我这辈子工作都挺辛苦,做的每份工作都是一周六天,还经常加班。现在回想起来,这种辛苦从大学打工时就开始了。 我还记得,那时候在麦当劳做打烊,虽说好了晚上十二点或凌晨两点下班,可没有一次能按时。打烊结束,打扫好所有炉子、厨具、大厅、厕所,倒完所有垃圾,往往都超过下班时间一两个小时了。即便如此,餐厅经理还会仔细检查每一个角落,用手去摸炉子背面、厨具底部,必须摸到完全没有油才行。 现在,麦当劳的经理应该没当年那么苛刻了吧?我现在出差还经常去麦当劳吃饭,从外面都能看到厨房里有油污,说明现在管理人性化多了。 那个年代的麦当劳经理实在太苛刻。当然,他自己也知道,所以偶尔下班后,他会带着打烊的兄弟们去南京的酸菜鱼一条街吃夜宵。 那个年代的夜晚真是繁华,凌晨两三点,酸菜鱼一条街上每家餐馆都坐满了吃夜宵的人。我至今都忘不了那家最有名的酸菜鱼馆,真的是印象深刻……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繁华的酸菜鱼一条街现在什么样呢?现在这里一家餐馆也没有,路上行人稀少,冷冷清清。 我在麦当劳做了两个月,开学后实在干不下去了。我不可能晚上打烊到三四点,第二天还继续上课,我和那些爱逃课的同学不一样,我上大学从不逃课。嗯……从不逃课这句话从自己嘴里说出来,怎么感觉怪怪的? 我上大学确实不逃课,所以一开学,我只能辞掉麦当劳的工作。 最后,我挣了多少钱呢?挣了六百多块,花了两百多给我的电脑加了一根内存条,电脑性能又强了一些,我非常开心。还剩下好几百块,可惜都没用上,好像都被我妈“骗”走了。 |
Archiver|手机版|爱生活
( 苏ICP备2023004896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4-4 12:45 , Processed in 0.96917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