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第五十二章 猫是机会主义者吗?

2025-2-24 16:13| 发布者: 爱生活| 查看: 97| 评论: 0

摘要: 经过前面诸多的铺垫,终于迎来了讲述工作经历的篇章。此前,故事的主角几乎只有我以及我的家庭,而工作之后,情况将会有所改变,我会给一些同事更多“露脸”的机会,其中有几位同事个性鲜明,对我的人生有着极大的影 ...

经过前面诸多的铺垫,终于迎来了讲述工作经历的篇章。此前,故事的主角几乎只有我以及我的家庭,而工作之后,情况将会有所改变,我会给一些同事更多“露脸”的机会,其中有几位同事个性鲜明,对我的人生有着极大的影响。

实话说,以一般人的评判标准来看,我的职业生涯难言成功,毕竟在金钱和地位这两个至关重要的方面,我并没有取得什么突出成就。然而,一路走来,我走过许多地方,积累了丰富的见识,这也算是一种别样的收获。至于这些见识究竟有多少价值,看过之后,每个人心中自会有评判。

回顾往昔,若想拥有一个成功的职业生涯,除了运气因素之外,有几个关键要点。其一,是要通过深耕某个领域,构建起自己的职业护城河。这也是网上那些高考志愿填报指导主播们格外关注的一点。就像他们常说的,法学是个优质专业,原因就在于这是一个存在职业壁垒的行业,律师资格证就如同一个门槛,想从事律师行业,没有这个证可不行。类似的还有早些年非常热门的房地产行业的建造师证、财务行业的会计师资格证、金融行业的经纪人证等等。而我自己原本拥有法律行业的机会,却因无奈的客观因素而放弃了这一行业壁垒。在后面几期内容中,大家便能知晓其中缘由。

其二,是坚持到底,与企业共同成长。这是许多人实现职业生涯成功的又一关键因素。曾经有段时间,自媒体特别喜欢以网店平台的前台为例来阐述这个道理,讲的就是在企业创业早期担任行政前台的一位美女,由于始终坚定地跟随企业发展,后来随着企业不断壮大,她也成长为企业的中流砥柱,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企业或许不会发展到那般庞大的规模,但只要能够伴随企业一同发展,多多少少都能从中获得不少益处,有发展总归是比没有发展要好。遗憾的是,这一点我也未能做到。回头看看,我所供职过的企业,几乎没有成长壮大起来的。仔细想想,这其实存在一定的必然性,这是由我求职的方向所决定的。

从宏观环境来看,在2000年到2020年这段时间里,能够发展起来的企业有哪些呢?在2000年到2010年期间,发展起来的企业大多是乡镇企业以及城乡结合部的制造型企业,对吧?早期,一些胆子大的制造型企业老板抓住了市场开放、物资紧缺的机遇,纷纷扩建厂房,扩大生产规模,一大批企业得以成长起来,而市中心的制造型企业,要么选择搬迁,要么进行业务收缩,大部分都转型为服务业。我的职业生涯早期也是在这些制造型企业中度过的,因为那时大城市周边还有一些制造型企业。然而,2010年之后,大城市里的这些制造型企业,要么搬迁到很远的地方,要么遇到了发展瓶颈,成长机会变得十分有限。还有许多制造型企业由于产业层次较低,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被淘汰了。

2010年之后,市区服务业迎来了扩张。但在这十年里,真正做大做强的主要是互联网服务型企业,传统服务型企业并非无法做大,但会存在一个发展极限,能做到像互联网企业那般规模的少之又少,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所以我更不容易碰到这样的企业。由于我的专业缺乏互联网基因,进入互联网企业的机会寥寥无几,虽然在职业生涯末期,我曾进入一家互联网企业,但那里的加班强度,对于四十岁的我来说实在难以承受,坚持了一年之后,我还是选择了离开。

我的求职方向恰好完美避开了这两个最大的发展机遇,自然就不太容易遇到高速发展的公司了。我的求职方向主要有两个,其一,是坚决只在南京工作,即便需要出差也没问题,但工作的主要地点不能离开家乡,所以我从未在南京以外的城市缴纳过社保。为什么我对在南京工作如此执着呢?这源于我从小秉持的一个观点:货离乡贵,人离乡贱。这句话是我的婆婆告诉我的,我觉得她老人家说得非常有道理,便一直以此作为指导思想,规划我的职业生涯。也正是因为这个思想,间接引出了我职业生涯的第二个方向。

第二个方向是,我找工作不挑行业,因此完全没有行业积累。我几乎没有在同行业的两家公司工作过,原因在于我不愿意离开家乡,而家乡只是一座城市,一个城市里同行业的公司数量有限,而且同行业的人抬头不见低头见,想在同一城市的同行业中跳槽,不太现实。所以,我每次都是进入全新的领域,哪怕去从事理科生的工作,从头学起也没关系,但我不会再回到之前干过的行业。

为什么我很忌讳在同一城市跳槽到同行业呢?因为我还是非常在意自己的名声的,正所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我希望在离开时能给旧老板留下一个好印象。在同一城市的同行业中跳槽,很容易引发是非。一方面,同行业之间彼此了解,旧老板可能会觉得我利用他的资源谋取私利;另一方面,我也不想被同行业的新老板看轻。有不少老板道德缺失,他们从同行那里挖人,骗取相关资源,资源到手后就把人辞退,虽然这样的老板不多,但肯定存在。

这也是为什么我辞职之后,有三个老板都联系我,试图再次把我招回去,因为我的名声不错,从不出卖老主顾,比较讲义气,在如今这个金钱至上的社会里,像我这样的品德已经不多见了。而且,我自己对重复做旧工作也毫无兴趣,一旦我看透了某个行业,就会轻视它:“什么破行业,就那样,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没意思,再也不干了。”每次从上一家公司离职后,我都会这么想。其实,我看到的只是行业的皮毛,如果真的想要成功,就必须在这些我所谓的“破行业”里,耐得住寂寞,忍受住枯燥,挖掘出我所看不到的深层次东西,才有可能取得成功。而我却忍受不了,干腻了就想换工作,自然无法实现积累和成长。

不过,也正是因为我涉足过众多行业,得以了解各行各业背后的商业逻辑,所以我自认为,自己的见识还是相当广博的。在当今这个一切向钱看的社会,无论是学生填报志愿,还是步入社会后人们之间的攀比,都离不开一个“钱”字。自己心里觉得爽又有什么用呢?见多识广又有什么用呢?如果换不来社会地位和金钱,那不就一切都是徒劳吗?没办法,大多数人确实难以接受这种状态。

但实际上,见多识广真的是有作用的。如果没有足够的见识,就不可能真正抓住那稍纵即逝的机会。在我职业生涯的前二十年里,抓住过一次机会,这次机会解决了我的生存问题,对我个人而言,这就足够了。如果没有足够的见识,没有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我是不可能抓住这次机会的。事实上,如今的我觉得,赚钱并非难事,而这都源于那次机会。

如今我已经四十一岁了,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我抓住过一次机会。倘若我能活到六十岁,那么还有接下来的二十年时间,在这漫长的二十年里,我难道抓不住另一次机会吗?给任何人二十年的时间,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机会,如果没有,回头看看,是不是有些关键点被自己忽视了,从而没有抓住机会呢?忽视了也没关系,毕竟完整的人生不是二十年,而是四十年。如果第一个二十年没有抓住机会,仔细思考一下,调整自己,争取在下一个二十年有所作为。二十年的时间,对于抓住一次机会来说,是绰绰有余的,别说两个二十年,两次机会,对大多数人而言,一次机会就足以改变人生。

我今年四十一岁,如果不幸在六十岁之前离世,那么这本回忆录就是我的墓志铭。如果有幸活到六十岁,我就会继续撰写凡人回忆录的下半部,到那时,我会展现后二十年里,我是如何抓住另一次机会的,对于后二十年能抓住一次机会,我深信不疑。

心里默默念叨着“机会”这两个字,我不禁思考,我算不算一个机会主义者、投机者呢?我自己也不太清楚。这辈子我从不参与任何赌博,连彩票都没买过,牌和麻将我也不玩,我对这些毫无兴趣,也根本不相信通过这些能获得成功。赌博绝无可能带来真正的成功,孤注一掷,风险极大。我深知机会的重要性,但也明白,仅仅做一个投机者是毫无用处的。当机会来临的时候,如果手里没有足够的本钱,连参与的资格都没有,那一切就都是空谈。想要拥有足够的本钱,还是得脚踏实地,从本职工作做起,慢慢积累,积累到足够的本钱之后,才有资格谈论抓住机会的话题。所以,相较于机会主义者这个称呼,我觉得自己更像一只猫。平时静静地观察,积蓄力量,在猎物出现的瞬间,迅速冲出去抓住猎物,这种状态更符合我。如果我是机会主义者,那么各种大猫、小猫,它们也算机会主义者吗?

不闲聊了,说了这么多,还没进入正题,还是开始讲述我的职业生涯吧。大学毕业之后,我接连参加了司法考试和公务员考试。由于毫无准备,这两次考试我都以失败告终。考试失败后,我面临着人生的抉择:是找个律师事务所实习学习呢?还是去找一份工资高一点的工作呢?在2004年,找个律师事务所实习,工资大概在600800块,说高不高,说低也不低,和我爸当时的工资差不多,我爸当时应该拿着一千零几十块钱。但作为一名大学毕业生,收入总不能和自己的老爸相比吧,而且老爸的收入在当时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了。2004年,那是一个收入差距极大的时代。70后这一代刚刚步入社会,而社会已经市场化,有一部分人的收入已经高得超乎想象,虽然这部分人数量不多,但一年挣个几十万不在话下,要知道,这可是在2004年。当然,更多人的收入并不高,老职工们一个月的工资一般在6001500块,与许多刚进入社会不久的70后年轻人相比,老职工们的收入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

如果我选择在律师事务所实习,拿着低工资,干满三年,并且在这三年里拼命学习,通过司法考试,就能成为一名正式的律师。但如果找一份工资高一点的工作,一开始就能拿到15002000块钱,运气好的话,工资能达到律师事务所实习工资的三倍。要是各位处于我当时的情况,会如何选择呢?饱受缺钱困扰的我,就像苍蝇闻到粪便一样,闻到钱的味道便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冲着钱去。

当时,来学校招聘的大企业并不多,招人最多的是南京那家卖空调的企业。2005年,这家企业已经颇具规模,还推出了个人才计划,大量招聘大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即便同学告知我这个消息并邀请我一同前往,我还是没有选择去。事实上,这家卖空调企业提供的工作机会还不错,在2015年之前都发展得挺风光的。或许是因为当时的我还是想找一份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

最后,我真的找到了一份和本专业有关的工作,这是一家来自浙江的企业,工作内容非常不起眼,是为某家电信运营商做第三方服务。感谢这份工作,它决定了我的一生。工作本身倒没什么特别的,明天我会详细讲述,不过因为这份工作,我结识了我的老婆,结婚生子,一直到现在。有句话说婚姻决定人的命运,对男人和女人来说都是如此,所以说,第一份工作影响了我的命运,一点也没错。相较于这一年多的工作经历,和老婆的恋爱经历反倒成了重头戏。

明天再继续吧,让我们一起看看中国最早的个人信用消费是什么样子的。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爱生活 ( 苏ICP备2023004896号|

苏公网安备 3201140201133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4-4 12:43 , Processed in 1.95303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