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第五十八章 我的第二份工作

2025-2-24 16:35| 发布者: 爱生活| 查看: 80| 评论: 0

摘要: 上期,我的第一份工作已然画上句号,这部分内容大概用了五期时间来讲述,写得还算迅速,不少恋爱的细节就没过多着墨。而接下来要讲的第二份工作,创作时间恐怕会长很多,毕竟其中发生了诸多趣事,还有影响我一生的重 ...

上期,我的第一份工作已然画上句号,这部分内容大概用了五期时间来讲述,写得还算迅速,不少恋爱的细节就没过多着墨。而接下来要讲的第二份工作,创作时间恐怕会长很多,毕竟其中发生了诸多趣事,还有影响我一生的重大事件。

从第一家单位离职后没几天,我便觅得了第二份工作。在那个年代,找工作实在是轻而易举之事,以至于我从未想过找不到工作会怎样,那时不管在哪工作,都是想辞职就辞职,说走就走,即便是如今四十岁了,我依旧如此。不可否认,工作确实不难找,到处都有就业机会,可遗憾的是,若总频繁跳槽,就只能一直做社会底层的打工仔。不过这样也有好处,没什么太大压力,我曾做过一段时间管理层,劳心劳力,感觉意义不大。

我是在2005年离开信用消费那家公司的,大概是领了结婚证之后、办结婚酒宴之前的这段时间。我的结婚酒宴是在新公司举办的,所以时间点肯定不会记错。

这一年,液晶显示屏行业异军突起,在国内吸引了巨额投资。当时,这个行业相当先进,前来投资的基本都是外资,国内由于技术积累不足,即便想投资也无能为力,还无法实现自主生产。

30岁以上的人,大概都知晓显示器行业的发展历程。最初,显示设备的核心部件是显像管,不管是电视还是显示屏,背后都拖着个大“屁股”,里面装的就是显像管,整机不仅笨重,还特别耗电。而液晶显示屏则轻薄许多,因此大量应用于笔记本电脑上。随着笔记本电脑销量的大幅增长,液晶显示屏行业也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增速极为迅猛。

液晶显示技术源自美国,不过最早将其应用的国家好像是日本。但最终成功降低成本并实现批量生产的,却是我国台湾地区和韩国。当时的产业链模式是,日本提供原材料,我国台湾地区和韩国负责显示模组的生产以及屏幕组装,组装成成品后,销往中国,供应给众多笔记本电脑组装工厂,最后组装成笔记本电脑。

早期,笔记本电脑组装企业大多来自我国台湾地区,恰逢大陆投资政策优厚,人力成本低,且语言相通,所以台湾企业纷纷来大陆设厂,苏州、上海等地涌现出大量笔记本电脑组装厂,往后我便天天与这些工厂打交道。

既然下游的笔记本电脑生产集中在大陆,为了降低成本,笔记本电脑显示屏的生产最好也能在大陆进行,这样距离客户更近,生产成本更低。于是,包括我国台湾地区、韩国、日本在内的液晶显示屏企业,也纷纷跟进,来大陆投资建厂。

2004-2005年期间,南京和苏州这两座城市,一下子同时建起了好多家液晶显示屏工厂。说来也巧,那时的液晶显示屏工厂在南京和苏州呈现出一种对称性布局。韩国排名第一的大财阀,同时也是当时液晶显示屏行业的第二名,选择在苏州开厂;而韩国排名第二的大财阀,也是当时液晶显示屏行业的第一名,选择在南京开厂。我国台湾地区排名第一的液晶显示屏企业,在苏州建厂;台湾地区排名第二的液晶显示屏企业,则在南京建厂。另外,还有一家日本仅存的液晶企业,也把工厂开在了南京,只可惜它后来倒闭得最早,就不再提它了。

又是第一,又是第二的,是不是听得有点晕?简单来讲,我国台湾地区和日本的企业与我关联不大,我们只需重点了解韩国的企业就行。韩国第一大财阀,是世界五百强企业,传闻它能掌控韩国的经济命脉,虽然我没点明,但大家应该都知道我说的是谁。不过,这家在韩国整体排名第一的企业,在液晶显示屏行业刚起步时,稍稍落后于它的竞争对手。

它的竞争对手是韩国第二大财阀,当时韩国第二大财阀出手又快又准又狠,在韩国一个小城市建立了一个规模庞大的液晶显示基地,全力投入液晶技术研发,那个地方好像叫龟山,也可能叫龟尾,反正就是和龟有关的某个部位(我对韩国不太了解)。总之,韩国第二大财阀在液晶屏领域抢占了先机。

自然而然地,为了保持这一优势,韩国第二大财阀肯定要来中国投资建厂,最终它选择了南京,位于南京的一个开发区,一期投资占地面积达四百亩,规模相当庞大。

在那个年代,国家给予这些外国企业的政策十分优厚。整个笔记本电脑行业,从上游的原料、芯片、显示屏,到下游的成品组装,全部采用来料加工模式,通俗来讲,就是免税。这些企业把原料进口到国内,一分钱税都不用交,只需在海关保税手册上记录下进口数量;原料从上游企业卖到下游企业时,也无需交税,在海关保税手册上划掉相应数量即可;下游企业拿到国内生产的上游材料,同样不用交税,在手册上做好记录就行;最后,下游企业将产品出口到美国、欧盟等国家,还是不用交税,在海关保税手册上划掉相应数量就完成流程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这些工厂就是一种虚拟概念,叫保税工厂,还有保税仓库。这些企业进口原材料,最终目的是出口,原料和销售都在国外,只有加工环节在内地。为了吸引这些企业来国内投资建厂,国家让渡了关税利益,让它们无需考虑中国关税成本,放心地把生产基地建到中国。如今回想,这是多么明智的政策,而且执行得相当到位,为中国早期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如今印度正处于国家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但其领导层却缺乏这样的能力和魄力。他们更看重短期利益,把外国投资者吸引过来后,一旦企业赚了钱,就立马宰一刀,听说国内好几家企业都被印度坑过,新闻天天报道,搞得人心惶惶,都没人敢去印度投资了。这就是国家之间在能力和魄力上的差距。

言归正传,回到我身上。我离开第一家公司时,韩国二号财阀的南京工厂已经建设完成,开始试生产了。正式投产后,这家工厂需要大量员工,此时已经失业的我,当然选择报名应聘了,要知道,这家韩国工厂给出的工资可不低。明面上,公司开出的工资是2560元,可算上加班、补贴等各种费用,能拿到五千多,不过这是我进去之后才了解到的,没入职之前,我只知道基本工资是2560元,在当年,即便只有2560元,我也觉得不算少了。

听起来相当诱人,所以面试那天,报名的人特别多。这家工厂位置很偏僻,但为了一份高薪工作,还是有很多人坐了很久的公交车赶去。工作听起来高大上,可真正的面试过程,却简单得超乎想象(这也说明这工作并没有那么高大上)。

面试地点在工厂前厅的小会议室,面试官有两位,一位年纪稍大,戴着金丝边眼镜,一看就有领导范儿,进去后才知道,他就是我的部门领导,生产管理部的部长。实际上,这位部长身上有不少神秘传闻,有人说他是韩国二号财阀大老板的女婿,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当时面试我的时候,我还不太清楚这些,只觉得这位大叔气质不凡。这位气质大叔看了看我,出了一道简单到令人难以置信的面试题,他让我用英文唱一首歌,“sing a song in english”。够简单吧?简直简单到无与伦比。我这辈子都没遇到过比这更简单的面试问题了,不就是唱一首英文歌嘛。他话音刚落,我当场就毫不犹豫地唱了起来,他见我反应如此迅速,脸上甚至露出了一丝惊讶。虽然我唱的歌很简单,但我反应快,也没觉得不好意思,他一眼就看出我脸皮够厚。

你们知道我唱的是什么歌吗?我唱的是生日歌,“happy birthday to you……”有谁不会唱呢?所以这面试题真的太简单了。领导很满意,于是,我就这么莫名其妙、阴差阳错地被韩国二号财阀的南京工厂录取了。

为什么面试会这么简单呢?因为对于这种管理极其严格、流程极其完善的工厂而言,一个合格下属的标准其实并不高,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听得懂指令,愿意去执行,可以完成任务。就这三点,没别的了。可能有人会担心,听得懂指令,也愿意去执行,可要是最后任务完不成怎么办?放心,在这种超级成熟的工厂里,所有工作都是按流程进行的,基本不会有需要发挥创意的工作,所以根本不存在完成不了的任务,大不了就是加班多花点时间而已。因此,我在面试中的表现就已经符合要求了,听得懂领导的指令,唱首英文歌;愿意去执行,而且我不仅愿意,还执行得非常迅速;也完成了任务,我唱了一首生日歌,当然算完成任务了。

在这种地方工作,真正的难点并非任务完成不了,而是要不断重复做简单的工作,这才是最磨人的。进工厂之后我才知道,韩国工厂简直就是无休止的加班、加班、加班,重复、重复、重复。所以,真正的面试其实此刻才刚刚开始,大领导只要确定几个能满足他基本要求的候选人就行,后续自然会有一套流程,来筛选出能够适应加班、适应重复工作的人。

所以,这家韩国工厂真正的面试,是在进厂培训的一周时间里进行的。现在看来,当时的培训如同人间地狱,但当年为了钱,我还是咬牙忍了下来。培训的时候,工厂让每一个新员工都住在工厂宿舍,说是为了方便进行军事化管理,到底有多军事化呢?马上就知道了。

第一天培训的内容是工厂的企业文化。说是企业文化,其实就是让每个人学习一套工厂的口号,并配合统一的动作把口号喊出来。那喊口号的样子,别提多傻了。口号是:“今天的事,今天去做,现在的事,现在去做,改善实践,去做做做,我们是worlds number1”。这口号是不是傻得离谱?居然自称“worlds number1”,我们是世界第一,比王婆卖瓜还夸张。而且,这傻傻的口号,还要配上傻傻的动作,每说一段话,就要掂一下脚尖,握一下拳头,最后喊“worlds number1”的时候,再跨个马步,对前方竖起大拇指,真的是相当傻。

这套口号和动作,整个工厂里,上到厂长,下到基层员工,每个人都会。后来,围绕这套动作还发生了一件特别搞笑的事情。我进公司没多久,大概几个月后,培训部门的一位同事结婚了,好像是培训科的科长,巧的是,他的对象也是工厂里的管理人员,是一对标准的同厂夫妻。婚礼婚宴上,他邀请了同事们参加,还请了好几个韩国领导。一开始,婚宴按照国内习俗正常举行,然而,在婚礼进行到丈夫上台讲话时,一个韩国领导突然冲上讲台,向这对夫妻提出了一个奇葩要求。

这个韩国领导,居然要求这对夫妻在台上喊工厂的口号,还要标准地做出那套动作。这要求一提出来,这对夫妻的脸瞬间就变绿了,他们只在工厂做过这套动作,什么时候在亲属面前做过呀?这套动作实在是太丢人了。可是韩国领导强烈要求,这对夫妻没办法,以后还得在人家手底下工作呢,最后只得乖乖照做。新郎、新娘和他部门的同事们,一群人走上婚礼讲台,表演了一遍工厂的口号。只见新郎和同事们穿着西装,新娘穿着白色婚纱,一边不断踮脚,一边握紧拳头喊:“今天的事,今天去做,现在的事,现在去做,改善实践,去做做做,我们是worlds number1”。最后,还不忘跨个马步,对前面竖个大拇指。新郎、新娘双方亲戚都是中国人,什么时候见过这种场面?一个个都惊呆了,不过很快,现场爆发出一阵爆笑,因为这套动作实在是太滑稽了。真不知道这对夫妻的家属当时是什么心情,肯定觉得特别搞笑。说来幸运,我也是在这家工厂办的婚宴,也请了韩国同事,但我可没遭受这种“折磨”,所以说,培训部的人还真是有点“变态”。

回到刚进厂的时候。培训第一天,工厂就给每一个新员工来了个下马威。培训导师是个韩国人,身边带着中文翻译。培训时间从上午一大早就开始,一直持续到后半夜,别的啥都不干,就反复培训这几句话和对应的动作,而且动作要求极其严格,必须整齐划一。一直折腾到凌晨两三点钟,才让我们回室内。第一天就搞这么晚,很多人坚持不住,当场就打了退堂鼓,离开了培训现场。

可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太天真了。我们回到室内时,已经凌晨两三点了,可这个韩国培训导师依旧不让大家休息,他让我们每个人坐在座位上,一个个站起来,轮流喊口号,喊到他觉得满意了,才单独放出去睡觉,然后让下一个接着喊。别以为他的标准很容易达到,韩国的社会文化,很多时候是超出中国人想象的。这个韩国培训师更是“变态”至极,他要让每个人喊到他满意才肯放人。那怎样才算满意呢?更夸张的事情来了。这个韩国培训导师,把一只手扶在墙上,要求每个人单独声嘶力竭地喊,一直喊到让这面墙震动,要让他的手感觉到墙的震动了,才算合格。

Oh my god,我的天哪,这是人能想出来的要求吗?当场,又有好几个人选择离开。毕竟,要通过声嘶力竭的喊声让墙壁震动,这是人类能做到的吗?难道我们是超人吗?没办法,为了钱,大概还是有一半人坚持了下来,每个人都拼命叫喊,喊得声音都变了形,完全听不出喊的是什么,最后很多人嗓子都喊哑了,一直折腾到快要天亮,才最终放走每一个人。说起来,我还真是挺能忍耐的,我硬是坚持下来了,没办法,为了钱啊。换做现在,整个中国,还有几个年轻人能忍受这种事呢?当然,工厂的韩国人这么折腾中国人,最后还是遭到了一些报应,后面几期会详细讲述。

所以说,我的命还是挺苦的。还记得我前面提到的姐姐吗?大概就在我进韩国二号财阀工厂的时候,我姐姐也进了外企,不过她可比我幸福多了,她去的是美资企业,一家化妆品公司。进了美资企业后,姐姐整个人变得特别有气质,感觉都已经走在世界潮流前沿了,和时尚杂志上的美女差不多。美资企业工作舒适,薪水又高,简直不要太爽。也就是说,虽然我的学历比姐姐高,但毕业之后,我还是比不上她,实在无奈。

下一期说什么呢?下一期就讲讲我在工厂的具体工作,让大家见识一下韩国企业那苦不堪言的疯狂加班。再往后一期,会聊聊韩国的文化、韩国企业的饮食、同事之间的上下级关系,包括韩国同事和中国同事之间、韩国同事自己之间、韩国领导和我之间的各种趣事,再看看韩国领导是如何遭到报应的,最后再聊聊在这家公司发生的一件大事,以及我在这家企业的收获,相当有意思。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爱生活 ( 苏ICP备2023004896号|

苏公网安备 3201140201133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4-4 12:41 , Processed in 1.18237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