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第七十九章 聪明与成功有相关性吗?

2025-2-25 10:21| 发布者: 爱生活| 查看: 65| 评论: 0

摘要: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那二十年,仿佛命运的齿轮在飞速转动,因缘际会之下,造就了众多财富新贵。曾经,南京的1912酒吧街,每晚都是豪车云集,敞篷车、跑车整齐排列,街上满是年轻男女的身影,欢声笑语、歌舞升平,夜夜沉 ...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那二十年,仿佛命运的齿轮在飞速转动,因缘际会之下,造就了众多财富新贵。曾经,南京的1912酒吧街,每晚都是豪车云集,敞篷车、跑车整齐排列,街上满是年轻男女的身影,欢声笑语、歌舞升平,夜夜沉浸在热闹非凡的氛围中。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1912街区,已然褪去了往昔的奢华,变成了一处普通的餐饮之地。

师傅的朋友,那位润滑油站老头,正是在那段风起云涌的时代浪潮中,借着乡镇企业发展的东风,实现了人生的腾飞,积累了惊人的财富。至于他究竟多有钱,只能说远远超出了我当年的想象范畴。

上一期提到,我和师傅去润滑油站老头的办事处赴宴,席间,润滑油站老头的言语颇具深意,对我来说,当时每月拿着一千多块的微薄收入,早已对这类言语“免疫”,可师傅却明显受到了触动。

我为何如此笃定师傅内心有波动呢?其实师傅早已知晓润滑油站老头的情况,却从未向我详述,最多只是提及这位润滑油站老总财力雄厚,话到此处便不再深入。

但这次宴席过后,在与师傅乘火车回南京的途中,他却跟我讲了许多以前从未说过的细节。师傅告诉我,润滑油站老头原本只是乡镇企业所在村子的一介农民,因与乡镇企业老板相熟,又恰逢企业蓬勃发展,便进入了这家企业工作。

不得不承认,润滑油站老头确实能力非凡。作为一个江苏人,在西安无亲无故,竟能独自开拓业务,成功拿下风机厂这个大客户,着实不易。

当初刚拿下这个客户时,乡镇企业老板对其潜力并无清晰认知。不过,为了激励销售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拓展市场,老板制定了一套常规的销售奖励政策。具体政策细节,我不太确切,据师傅所言,似乎是按销售额的3%进行包干。所谓包干,即润滑油站老头的所有薪资、差旅费、公关费用,甚至包括后来小助理的工资,统统从这3%里支出,除了这3%的包干提成,老板不会多付一分钱。虽已过去十几年,这个比例或许有些许偏差,但核心原则便是按销售额的一定比例包干。

从当时的眼光看,乡镇企业制定的这套销售奖励政策,对企业而言极为有利,却对润滑油站老头存在风险。毕竟,一个新客户,能带来多少业务量犹未可知。理想情况下,如果这个客户一年能贡献三百万销售额,那就相当不错了,如此润滑油站老头一年收入便能突破十万,除去差旅成本,在2008年,剩余收入远超普通打工者或农民;若客户销售额能达到一千万,那润滑油站老头一年净收入可达二十万,即便放在当下,这笔收入也足以维持生活。然而,倘若这个新客户发展不佳,那风险就得由润滑油站老头独自承担,工厂只按3%包干,做不出业绩,他连工资都没有。

在那个年代,这种按销售额一定比例包干的奖励机制颇为流行。对企业来说,包干之后,所有销售成本都能控制在这一定比例之内,无论销售人员业绩如何,企业都不会亏损,成本核算十分简便。

只是,市场形势瞬息万变,超乎想象……

终于,乡镇企业老板惊觉,润滑油站老头开发的风机厂,哪里是什么普通客户,分明就是一座金矿。与这个客户合作短短几年,销售额竟飙升至亿级规模。数学好的人,瞬间就能算出润滑油站老头一年的收入,数学稍弱的,用计算器按一按也能知晓。要知道,这可是2008年啊!

我离开后发生的事并不清楚,但我在那儿的时候,乡镇企业在这个客户处,一年最高能做到约两个亿的销售额,着实惊人。

师傅为何要跟我讲这些呢?我自然明白师傅的心思。人只要开口说话,或多或少都会暴露内心想法,而像我这般敏感之人,很容易捕捉到这些细微之处。这便是无论何时都要秉持“交浅言勿深”原则的原因,毕竟这世上比我聪明、比我敏感的人多得是。

师傅平日里内心平静时,说话滴水不漏,毕竟五十多岁的人,人生阅历丰富,多数时候都给人一种深藏不露的印象。

但这次从润滑油站老头办事处吃完饭回来,他内心显然无法再保持平静,急需找人倾诉,渴望得到他人认同。我猜,他心里定是憋屈已久。

就如同历史上无数怀才不遇之人,师傅也陷入了与人比较的漩涡,难以自拔。师傅想必在想:自己生于大城市,在大国企工作,一路走来历经坎坷。多年来,他一直是工厂的优秀员工,工作兢兢业业,贡献颇多。论能力,他也强于常人,虽因时代局限不太会使用计算机,但逻辑思维敏锐,头脑灵活,从他小本本上记录的对账单便能看出。

可如今,将自己与润滑油站老头相比,差距立现。润滑油站老头工作前不过是个种地的农民,如今却坐拥每年三五百万的收入,且前景一片光明。而师傅依旧被困在老国企复杂的人事关系中,每年挣着小几十万,甚至可能还比不上润滑油站老头的小助理。如此落差,怎能让师傅内心平静?更何况,公司还招来了大白胖子,意图掌控局面。

师傅心中的憋屈恐怕已到了极点,所以才会在火车上跟我倾诉这么多关于润滑油站老头的事。

我理解师傅的心情,但理解归理解,我除了倾听他的委屈,也实在无能为力。纵观人类历史,聪明之人不计其数,并非聪明就一定能获得成功。就像我最近看的电影《长安三万里》中的李白,才华横溢,却最终郁郁不得志。当然,李白虽未得志,却也名垂青史,这样的结局已算不错。事实上,在历史长河中,还有许多比李白更优秀的人,连名字都未曾留下。

如此看来,师傅所受的这点委屈,不过是利益分配不均导致的内心不平衡,与那些被历史埋没的聪明人相比,实在算不得什么。不过,我倒希望我的书能为师傅留下些许印记,也算是一种纪念吧,哈哈。

玩笑归玩笑,言归正传。师傅内心一直将自己与润滑油站老头作比较,甚至在大白胖子到来之前,就已有诸多想法和行动。尽管师傅守口如瓶,从未跟我说过无关之事,但从他的行为举止以及与办公室其他人的日常交谈中,我也能猜出个大概。

师傅为何坚持把与客户对账的往来账目记在小本本上,还不让任何人插手呢?连办公室主任大姐都知道,师傅的小本本是他的无价之宝。

因为师傅希望借此掌控与客户往来的一切,以此作为与公司谈判的筹码,期望公司能效仿那家乡镇企业,给他与润滑油站老头相同的销售政策,实行包干制。

师傅打的如意算盘是,公司在这个客户处一年有三四千万销售额,若能实行包干政策,哪怕只给他2%的包干提成,收入也比现在高得多。

可惜,公司并未同意。我记不清是谁跟我说的了,好像是大白胖子,也不确定。当初开发西安这个客户的并非师傅,而是厂里其他老销售,后来那位同事退休,客户才交由师傅维护。

如此看来,师傅与润滑油站老头的情况有所不同。润滑油站老头是自己打下的江山,享受成果理所当然,相比之下,师傅的诉求说服力稍显不足。

或许正因如此,公司以此为由拒绝了师傅的包干提议。不仅如此,公司还招来了大白胖子,试图掌控局面,这无疑给师傅的计划增添了诸多变数。

经过与大白胖子的几次交锋,师傅发现对方极其精明,还把我招进了公司,无奈之下,师傅只能选择暂时蛰伏。

事实上,即便我和大白胖子来了,师傅也并未放弃。公司以客户非师傅开发为由拒绝他,那师傅便另辟蹊径,试图推进公司生产润滑油站,抢夺润滑油站老头的生意。

师傅为何如此积极推动润滑油站业务呢?他肯定是这样想的:既然公司以动力油站业务非我开发为由拒绝包干,那我就开拓新业务——润滑油站。凭借新开拓的业务,再与公司谈包干奖励政策,公司总没理由拒绝了吧?

可惜,直到最后,公司是否同意并不知晓,因为我们始终未能涉足润滑油站生意。

老式国企管理方式落后,部门之间相互掣肘,师傅的想法始终未能实现,连一单润滑油站生意都没做成。

师傅试图推进润滑油站生产期间,我听到过他与公司领导及技术部门的争吵。

师傅急切地说:“我们赶紧把润滑油站设计出来,我好拿去客户那儿卖啊。”

技术部门却推诿道:“润滑油站还不简单?你先把业务拿下来,我们按照你的技术参数设计便是。”

师傅在技术部门碰壁后,又去找大白胖子,甚至更高层领导,那场面我虽没亲眼见到,但可想而知,肯定也被敷衍回来,理由无非是那些老一套:“好的,老师傅,我们这就开会研究上新产品的问题……”或者跟技术部门如出一辙:“你先拿个润滑油站订单下来啊,没订单,我们按什么指标做设计呢?”

师傅去找领导的场景是我猜测的,但他与技术部门吵架却是千真万确。

然后呢?然后便没有下文了。师傅终究没能拿下润滑油站业务,那个传说中的润滑油站设计也从未启动。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千古难题不知难倒了多少英雄豪杰。说实话,我也难以判断究竟是谁的过错。毕竟我只是个小助理,仅在办公室听到过他们的只言片语,视野有限,无法全面了解情况,所以实在难以评判对错。

可以确定的是,师傅始终未能争取到包干奖励政策。更让师傅意想不到的是,他想做却做不成的事,乡镇企业却做到了,这便是下期要讲的内容。

说了这么多,涉及这么多人,却有一个关键人物容易被大家忽略,那就是乡镇企业的老板。

我从未见过这位老板,只是偶尔从师傅口中听闻只言片语,甚至连他长什么样都毫无概念。

但我对他颇为钦佩,我觉得此人能力必定出众,若生逢乱世,定是英雄豪杰。

为何这么说呢?因为他格局宏大,信守承诺。能容忍手下拿着高额奖金,且持续多年,这份胸襟绝非一般人能有,唯有干大事者才具备。在我接触过的所有领导中,很少有人拥有这样的品质。

当然,也可能是我见识有限,看问题不够全面,未能察觉其中的另一面。

或许,是因为润滑油站老头像我师傅一样,掌控着许多关键事务,让老板有所忌惮,不敢轻易换掉他?

但仔细思量,我否定了这个猜测。因为润滑油站老头与我师傅不同,他有好几个助手,对账有小助理负责,报价有工厂派来的工程师。即便小助手是润滑油站老头亲自挑选的,以其智商,也不会不清楚自己真正的“饭碗”在哪。在这种情况下,乡镇企业老板若想换掉润滑油站老头,并非难事。

然而,这位乡镇企业老板自始至终都没有更换润滑油站老头的打算,而是一直坚守最初的承诺,按照3%包干的政策,持续与他合作。

无论出于何种目的,我都觉得这位老板生意能做大绝非偶然。事实上,理性分析,老板的选择既对自身有利,又能赢得好名声,这样的企业若不成功,还有什么企业能成功呢?

可惜,师傅想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估计很多人也难以理解。

换个角度看这个问题,会发现其中的趣味,下期我们就来讲讲:如果所托非人……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爱生活 ( 苏ICP备2023004896号|

苏公网安备 3201140201133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4-4 12:43 , Processed in 1.77971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