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人常常对自己的能力过度高估。一旦有一件有利可图的事情摆在众人面前,每个人都会心想:就这点事儿?要是我上,肯定也没问题。然而,真实的情况远比想象中复杂得多。在利益的诱惑面前,能够克制冲动、稳住情绪的人,才是真正具备能力的强者。 上一期我们提到,润滑油站老头的收入相当可观。由于他们公司实行极为优厚的销售奖励政策,按照年销售额的3%进行包干提成。所以在2008年前后,他一年便能收入三五百万。这样的金额,即便是放在当下,也足以令人咋舌,更何况是在2008年呢?除了收入高之外,这份销售工作的难度也不算大,既不辛苦也不累人,平日里打交道的又都是国企的部门领导,显得十分体面。 这时,难免会有许多人对此羡慕不已,甚至心生嫉妒,他们会暗自思忖:这份工作,我要是去做肯定也行啊,何必给那个润滑油站老头发那么高的工资呢?这纯粹是浪费钱嘛,换我来,我不要3%,给我2%我也能把事情干得漂漂亮亮的,如此一来,乡镇企业老板每年岂不是能多赚1个点的利润? 我坚信,在这位乡镇企业老板的身边,必定会有不少声音在蛊惑他,劝他换人。大家都觉得这份工作没什么难度,随便换个人都能胜任,就连我的师傅也持有同样的看法。 但这份工作真的是谁上都可以吗?为了多赚取一点利润,老板真的值得换人吗?现实中确实存在一些目光短浅的企业家,他们会因为无法忍受手下销售人员的高收入,而贸然做出换人的决定。 然而,这家乡镇企业的老板却没有这么做,这恰恰彰显出他的过人之处。自始至终,他都没有更换润滑油站老头,一直让他负责维护客户关系,并且始终信守承诺,全额兑现奖励,没有被那一点点利润和身边的闲言碎语所左右,着实是一位具备干大事气魄的企业家。 一般人或许难以理解,在他们眼中,两个亿销售额的3%,收入实在是太高了。但这位在商界摸爬滚打多年,或许还极具商业天赋的乡镇企业老板,必定能够透过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实际上,润滑油站老头的工作难度一点都不低,而且他的实际净收入,也并非像大家想象的那么高。 润滑油站老头早已用实际行动证明,他是一位有能力、负责任,并且全身心投入工作的人。倘若老板真的被蛊惑而换个人来,那么极有可能出现各种各样不确定的结果,给工厂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 也就是说,换人来做,有可能成功,但也有可能失败。成功固然皆大欢喜,可要是失败了,又该如何是好呢?并且,失败的概率还相当不小。作为企业老板,当然要将一切最坏的情况都考虑周全。 那些信誓旦旦说自己能干好这份工作的人,我可以断言,其中80%的人根本无法胜任这份工作。不信?那就接着往下看。 不同的人从事同一份工作,必然会有截然不同的表现,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不妨对照一下,看看如果是你,是否会陷入这些可能性之中。 有一部分人,会受困于信任问题,从而出工不出力。他们心里会犯嘀咕:老板把这么好的政策给了我,他会不会说话不算数呢?说好了包干3%,万一我辛辛苦苦干到年底,老板却不兑现承诺怎么办?于是,这些人整日忧心忡忡,绞尽脑汁地琢磨这个问题,却把真正需要去做的销售工作抛诸脑后。在公司里,他们整天察言观色,揣摩老板是不是在忽悠自己,最后到底会不会兑现承诺。这种情况的人,肯定是存在的。 当然,造成信任问题,也不能完全归咎于员工,大部分心胸狭隘的老板才是罪魁祸首。而这,也更加凸显出润滑油站老头和他的老板之间,那种相互信任的难能可贵。 仅仅一个信任问题,就能让一帮人无法把工作干好。 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的表现也十分有趣,这是一群极为吝啬的人。这类人在拿到奖金之后,就会觉得这三百万已经完全属于自己了,恨不得把每一分钱都紧紧攥在手里,这种人在现实中不在少数。 因为3%是包干,所有费用都要从这3%里支出,所以他们就想着,如果能省着点花,多出来的钱不就全是自己的了吗?差旅费能省就省,公关费用能不花就不花。你说什么?还要分四十万给小助理?那怎么可能!他们会想,润滑油站老头是因为年龄大了,不得不请小助理帮忙干活,可换成自己,年轻力壮的,分四十万出去简直就像割肉一样心疼,有这个必要吗?自己一个人就能把活儿全干了,把钱全挣了才好呢。 会不会有人这么想呢?肯定大有人在。 对于这种人,他们能做好业务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对吧。可别笑话这种人,在人群中,这类人至少占六成以上。 有人看了可能不服气,认为自己格局很高,如果能拿到三百万,肯定舍得花出去,分四十万给小助理也不在话下。但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说这话的人,一半以上都是在吹牛。真要是有这笔钱砸到他们手上,他们根本舍不得分,因为这就是人性。 反观润滑油站老头,从他身上所展现出来的,那才是真正的大格局。业务扩张了,别说差旅费了,他直接在西安买房子,开设办事处,把这份事业当作自己的百年基业来经营。小助理跟着他鞍前马后地帮忙,他也非常豪爽,直接分四十万给小助理。对自己人都如此慷慨,至于公关费用,那就更是出手阔绰了。 跟大家说一件可能没人相信的事儿,我也是听别人说的,没有亲眼所见。那几年,每到中秋节的时候,润滑油站老头都会从老家运来满满两卡车的螃蟹,给客户全厂职工每人发一份,上至大领导,下至基层员工,一个都不落下,搞得就好像是工厂在节日发福利一样。那时候在客户的工厂里,有些职工还真以为这些螃蟹就是工厂发的福利呢。 这笔费用可不少啊,两卡车螃蟹,都得从润滑油站老头自己的腰包里掏出来。换作别人,能做到吗?舍得花这么多钱买两卡车螃蟹吗?很多人一旦拿到销售奖金,就觉得这钱完全属于自己了,让他们拿出来买两卡车螃蟹?那得花多少钱啊?他们肯定会想,为公司办事,怎么能自己出钱呢?当然应该公司出钱才对,甚至买螃蟹的钱都恨不得找公司报销。但润滑油站老头却全都自己承担了。前面说过,销售额的3%包干,所有费用,包括工资、差旅、小助理的工资都在里面,自然也包括公关费用。 说到公关费用,其实比一般人想象的要高得多,而真正舍得花到位的人并不多。在客户身上花公关费用,这大家都能理解,毕竟这是常规操作。但咱们来点角度刁钻的,反向公关,听说过吗?作为一名合格的销售人员,还得预留一笔预算来公关自己公司的人,是不是没想到? 我能想到,像润滑油站老头这样优秀的销售人员,肯定也能想到。虽然我不认识他们公司的任何一个人,但从常理推断,老头在反向公关上的费用绝对不低。最直接的一个例子,就是帮润滑油站老头做方案、做报价的那个工程师。公司肯定会给工程师发工资,但是润滑油站老头在他身上,也绝对没少下功夫。虽然这只是我的猜测,但我觉得应该不会猜错,润滑油站老头这么明白事理的人,在这一点上肯定看得透彻。 所以,那些拍着胸脯说自己上也能行的人,不妨扪心自问一下,自己有这个魄力做这些事吗?里里外外,方方面面都要公关到位,该分出去的钱还得毫不吝啬地分出去,有这种魄力的人少之又少,我就自愧不如。 这么一算下来,其实三百万也真不算多,很多钱都要花出去,到手的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丰厚。由此可见,这个乡镇企业的老板和润滑油站老头,都是格局极高的人,企业能够取得成功,绝非偶然。 事实上,乡镇企业老板如果换个人来做这件事,只是遇到上面这两种情况,还算运气不错了。还有很多人,纯粹是冲着高收入来的,根本没有能力胜任这份工作。万一换到这种人,乡镇企业老板可就欲哭无泪了。 遇到能力差的人,也并非不可能。社交能力不行,公关工作搞不定,这都是很常见的现象。在销售行业里,有很多这样的人在苦苦挣扎,而且这种人还不少,几乎每家公司都有。 还有一种人,要是被老板遇上,也够闹心的,那就是非常短视的人。他们只看眼前,过了今年,就不管明年的事。 我在后来从事渠道销售行业的时候,遇到过很多这种人。他们到一个地方,就把经销商的钱榨干,根本不在乎把关系搞砸,反正只要年底能拿到奖金就行。他们才不管第二年还能不能继续干下去,真要是干不下去了,反正奖金也已经拿到手了,拿了奖金就走人,再去下一家公司接着捞一笔,完全没有和公司共同成长的想法。 三百万可不是个小数目,他们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糊弄一年,把这三百万弄到手再说,至于第二年在哪里工作,那都是未知数。远期规划?在他们眼里根本不存在,一年时间,能捞多少算多少。 这种人多不多呢?其实也挺多的。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短视的员工遇上同样短视的老板,那可真是绝配了,而这种绝配型的公司还真不少。 做企业,面临的风险多得超乎想象,各种刁钻的角度都有可能出现,当老板的都得一一考虑在内。还有那种野心勃勃的人,也并不少见。他们会悄悄在外面联系一个工厂,甚至自己开个工厂,一边给老板干活,一边把一点业务分给自己的工厂,在那个年代,这种事情也屡见不鲜。他们不敢动老客户的主意,但是会打着成熟供货商的旗号,把新开发的客户分流出去,又有谁能轻易察觉呢? 最后,还有一种人,属于人品极差、危害社会的类型,在销售人员中,这类人的比例也不低。上面说的那种有野心的人,还算好的了,即便有野心,那也是有事业心的表现,虽然对老板不利,但对整个社会来说,未必是坏事。而人品极差的这种人,对社会都是有害的。 这种人,拿了钱之后,整天吃喝玩乐、赌博嫖娼,大家见过吗?只要接触的人多了,什么样的人都能碰见,这种人绝对不在少数。你以为给他三百万奖金就能让他收心吗?给他三天时间,他就能在赌桌上把钱全部输光,然后又回来找你借钱……这种人肯定是存在的,千万别以为这种人少,实际上大有人在。当然,这种人不仅仅干不好销售工作,其他任何工作他们也干不好。干不好工作,挣不到钱,又借不到钱,最后就只能四处抱怨,影响身边的人。 所以,回到本期的开头。明明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能做这份工作,能搞定这件事情。但真正去做的时候,就会发现,各种各样的情况都有可能发生,而且发生的概率还不低,每个人身边都能找到现成的例子。 最终,能够把事情做好,与公司一起发展的人,找来找去,依然是老板最初选定的那个人——润滑油站老头。 从老板的角度来看,润滑油站老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忠诚可靠、为人谦逊、心思缜密、处事稳重,而且出手大方。如果非要挑他的缺点,那就是在机械行业里,他的专业知识相对薄弱,对机械不是很精通。这一点确实比不上我的师傅。但这其实并没有太大关系,润滑油站老头可以不懂机械,他只需要充分发挥小助理和工程师的作用就行了,不懂机械根本算不上什么问题。 正是因为润滑油站老头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替老板做好公关工作,老板才得以腾出精力,专注于工厂的管理和发展大局。 花三百万请这样一位销售,省去了无数烦心事,多出来的精力所创造的价值,又何止三百万呢? 更何况,润滑油站老头的那三百万也并非全部装进了自己的口袋。就拿最简单的来说,两卡车螃蟹,就得值几十万吧,还有分给小助理的几十万,以及各种公关活动费用,包括外部公关和内部公关,甚至帮他报价的小工程师,说不定他也要定期给人家一点好处,再加上其他七七八八的差旅费等各种费用,数不胜数。 这么看来,要想干好这份工作,3%包干后的钱根本存不住,又会花出去很多。当然,在2008年那时候,除掉所有费用,能净赚一百万,也已经是打工人收入的天花板了。 润滑油站老头用事实证明了,他就是最适合这份销售工作的人选。在这种情况下,试图去改变这一局面是不明智的。为了多一点利润而换个人来做销售,一旦所托非人,老板的损失可就不仅仅是三百万了,而是可能失去两个亿的业务。 这就是我认为这个乡镇企业老板了不起的原因。虽然我从未与他谋面,也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我依然对他钦佩不已。 能够沉得住气,也是成功的重要基石之一。所以说,成功的人固然需要运气,但每一个已经成功的人,所依靠的又绝非仅仅是运气。 2025年的感慨:本文的成文时间是2023年,但是写了之后没多久,就在抖音上惊闻那家企业一个很不幸的消息,不禁感叹世事无常……2025年随着Deepseek的爆火,AI应用进入普通人视野,所以这本凡人回忆录才会有这个2025年的AI润色版,以及多了这一小段感慨 |
Archiver|手机版|爱生活
( 苏ICP备2023004896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4-4 12:41 , Processed in 1.81561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