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洋洋洒洒地写了二十几期内容,终于结束了上一段工作经历的讲述。在那家历史悠久的国企里,虽然收入不高,但我还是踏踏实实地干了整整三年,最后,因为大白胖子的离职,我也选择了离开。 离开之后,我和大白胖子仍偶尔保持联系。在离开那家公司四年多的时候,他还特地来看望过我,我们在微信朋友圈也会时不时地点赞互动。他的智商极高,后来听说他创业了,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我。不过,人各有命,尽管我没挣到太多钱,但我觉得自己的人生同样精彩纷呈。 从这一期开始,我就要开启自己天南海北的闯荡生涯了。我这辈子去过中国80%的省份,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在这段时间去的。在之前那份工作的后半段,由于一些机缘巧合,我逐渐变成了一个四处奔波的“江湖客”。谁能想到,一个学法律的大学生,最后竟踏上了这样的道路,真是有趣极了。 好在现实并非武侠小说,如今的“江湖”也没那么险恶,所以我出门既不带枪,更不会佩剑。一部手机,一个行囊,便是我闯荡江湖的全部“装备”。 从那家国企离职后,我进入了一家私营企业,一家生产地板的工厂,简称地板厂。 咦?我的工作跨度怎么如此之大呢?从涉足民间金融,到在液晶显示面板行业做物流,再到装备制造业从事销售工作,如今又来到地板厂负责市场业务,行业和岗位截然不同,跨度如此之大,想必很多人都会觉得我肯定挣不到钱,在他们眼中,没有挣到钱的职业生涯就是失败的。 其实,这都是我自己的选择。我之前就说过,我这辈子每次跳槽都会更换行业,从未在同一个行业里干过第二次,而且工作岗位的跨度也很大。我找工作只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公司必须在南京,除此之外,再无其他要求和规划。什么深耕某个行业?对我来说不存在的,在一个城市的同行里跳来跳去难度太大,我也懒得慢慢寻觅合适的机会。 如果非要有人说我职业生涯失败,我也坦然承认。但我并不后悔,因为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既然选择了这条路,我就愿意承担相应的后果,这没什么问题。 我已经记不太清是如何进入地板厂的了,好像是地板厂老板亲自面试的我。当时,由于地板生意十分红火,老板打算为市场部招聘几个人,配合全国大大小小四百多家经销商开展市场活动,岗位名称是市场专员。 具体的工作内容,我后面再详细讲述,先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个行业和这家工厂的第一印象。 生产地板的工厂算不上高端行业,在产业链中处于相对底层的位置,属于板材企业的下游行业。地板生产并没有太高的技术门槛,很容易被模仿,难以构建起竞争壁垒。所以,从现在的眼光来看,地板行业绝不是一个值得投资的领域。 不过在当年,生产尚未过剩,房地产行业也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地板行业作为房地产的伴生行业,也曾风光无限。房地产行业吃肉,地板行业便能喝汤。我是在2009年进入地板厂的,那时刚好是这个行业最鼎盛的时期,让我着实大开眼界。 什么是供不应求?什么是纸醉金迷?这个行业、这个时代,将这些景象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了我的面前,尽管它如同夜空中的烟花,绚烂却又短暂。 地板,想必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就是家家户户装修时都会用到的东西,无需过多解释,最多简单介绍一下地板的分类。 地板那些细致的用途分类、污染物分类,研究起来意义不大,我们只需了解地板的大类即可。地板大类基本分为三种:强化地板、实木地板和多层地板。多层地板还能细分为各种繁杂的小类,不过我们就不纠结这些细节了,毕竟我们写的是回忆录,又不是地板销售指南。 得益于红火的家装建材行业,这里的薪水还算不错,底薪三千元,比那家老国企高出不少。再加上我对地板厂的第一印象极佳,所以能跳槽到这里上班,我心里还是挺开心的。 为什么我对地板厂的第一印象会这么好呢? 因为这家公司的外观十分高大上,工厂内部的展厅更是极为豪华。第一次踏入这家地板厂时,我着实小小的震撼了一下。 地板厂的占地面积不大,大约只有一百亩左右。从大门走进来,左侧是一座办公楼,办公楼后面有两间大厂房。 一进厂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办公楼就显得颇为气派。这座办公楼有五层高,外立面全部采用蓝色的玻璃幕墙,看上去高档极了。看到这座玻璃幕墙办公楼的我,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 说起来有些惭愧,虽然我在南京这样的大城市长大,但家境贫寒,对奢华的世界了解甚少,一座简简单单的玻璃幕墙办公楼,就把我给深深吸引住了。 当然,震撼我的不仅仅是办公楼。 进入办公楼后,是一个很特别的大厅。一般企业会在这个大厅里摆放一些重要的物品,或者修建一个喷水池之类的景观。但这家公司却有些与众不同。 这个大厅是办公楼延伸出来的一部分,呈半圆形,半圆形的侧面是巨大的落地玻璃,这使得整个半圆形大厅显得格外明亮。大厅中央十分宽阔,一看就知道这里原本应该放置一些特别的东西,比如一架钢琴之类的。 当然,地板厂的老板品味独特,他没有在这个半圆形大厅里放置钢琴,而是摆了一张桌球台。 哇哦,桌球台,我可太喜欢了,看来老板很会享受生活啊。 没错,老板的桌球技术还不错,员工里也藏着不少桌球高手,其中最厉害的当属厂车司机。因为司机的办公室就在大厅后面,所以除了早晚接送员工上下班,司机其他时间比较空闲,就会在桌球台上练习球技。 从延伸出来的半圆形大厅向右走,就进入了办公楼本体。进入本体后,便是一般企业都会有的前台。不过,由于这家工厂位置较为偏僻,很少有人前来拜访,所以前台并没有安排接待小妹,前台的椅子常年空着,无人落座。一般有客人来访,司机们稍微接待一下就可以了。 不过前台的布置还是很规整的,该有的东西一应俱全。前台的柜子是木制的,很长很长,是一整个打造而成的柜子。柜子背后是一面墙,墙上挂满了各种荣誉证书和奖杯,大部分我都记不太清了,只记得其中一个好像是什么……林业大学硕士工作站之类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能和大学扯上关系,看起来还是挺高大上的。 这还没完,重头戏马上就要登场了。 从前台进入办公楼主体,向左是上楼的楼梯,而向右,就是当初最让我震撼的地方——地板展厅。 这个地板展厅在没人参观的时候,光线十分黯淡,因为窗帘都是拉上的,里面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 但是,一旦把灯打开,那种奢华的感觉便扑面而来。 整个展厅的所有墙面和吊顶,全部都是黑色的! 怪不得从外面看里面黑洞洞的,原来是墙面和吊顶都是黑色的缘故。不仅墙面是黑的,吊顶也是黑的,再加上窗帘总是拉得严严实实,一丝亮光都透不进来,整个展厅简直黑咕隆咚的。 除了吊顶和墙面,就只剩下地面了。还好,地面终于不是黑色的了,而是铺设着红色的实木地板。 红色的实木地板搭配黑色的墙面和吊顶,显得格外厚重。我觉得,年轻人应该不太会喜欢这种装修风格,太显老气了。不过,我个人倒是很喜欢这种红色实木地板,后来我自己装修房子的时候,房间里用的也是红色的地板。 这种黯淡且无反光的装修风格,再配上不透光的窗帘,会产生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光线太暗了。这么暗的环境,怎么做展厅呢? 看看现在的科技型企业,哪家展厅不是又白又亮,充满科技感呢? 所以说,隔行如隔山,地板厂并非科技型企业,它要营造的不是科技感,而是奢华感。至于光线暗的问题,对于搞装修的人来说,根本不是事儿,总有办法解决。 展厅的黑色墙面上,有许多长方形的卡位,每个卡位面积大概两平米左右,每隔两步就有一个。每一个卡位上,都摆放着各种花色的地板样品。整个展厅黑漆漆的,但到了墙面的地板样品处,就突然亮了起来。因为每个样品卡位上,都安装了两盏明亮的射灯。射灯形成的光圈,将每一个地板卡位的样品都独立照亮,那种感觉就好像,每个样品卡位前都是一个独立的小空间。 对了,这种感觉,特别像一个大家都去过的场所,没错,就是博物馆。 博物馆里是不是光线昏暗,不太透光呢?但是博物馆里的每一件藏品,是不是又被射灯照得格外明亮呢?对,这个展厅就是这种感觉。 事实上,这个展厅比我描述的还要复杂。为了营造出错综复杂的效果,结合参观的动线,整个展厅里还凭空建起了错落的半幅墙面,这样一来,参观的人就无法一眼将展厅看透,必须要弯弯曲曲地行走,从而营造出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在整个展厅的一个角落里,有一个喝茶的区域,是一个整体的造型。喝茶用的桌子是大树根,而喝茶用的凳子是小树根,四个小树根围着一个大树根,再结合周围的木地板样品,打造出了一个充满自然气息的木头世界。 可惜,我在这里工作了三年,从来没有见过有人在这个树根桌椅上喝茶。 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这个展厅里实在是太热了。 哈哈。 肯定有人会疑惑,展厅里热开空调不就行了吗? 没错,开空调确实可以解决空气温度过高的问题,但这个展厅存在一个很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它的所有照明,全部来自于吊顶上的射灯。 我在这里上班的时候是2009年,那时LED灯还没有普及,大家还不知道世界上有LED灯这种节能又好用的东西。所以,那个年代,所有的射灯、筒灯,用的全部都是卤素灯。这玩意儿功率相当大,随便一个不大的射灯,功率都在100w以上。又因为展厅里地板样品众多,所以射灯的使用非常密集,走两步就能看到一个。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每走两步,就有两个卤素射灯,中间还夹杂着一些筒灯照明,强烈的光线照射在脸上,那热量都能直接感受到,想想都觉得热得难受。 所以,即便是在冬天,只要这个展厅一打开电源,里面就会变得很热。人在里面参观完之后,唯一的想法就是赶紧离开,逃离这些射灯和筒灯的照射。 大量的筒射灯,再加上大功率的空调,使得这个展厅的能耗高得惊人。老板规定,不是客户来参观的时候,展厅的电闸都必须拉下来。因为老板心里清楚,这电闸一打开,电表就会飞速转动,那电费花得让人心疼。 没办法,这就是追求奢华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也只有做建材的企业会这样装修了,一般人可不会在自己家的装修里大面积使用黑色,既显得过于厚重,又非常费电。 当然,采用这种黑色的装修风格,也和老板个人的喜好有关。其实,想要表现奢华,并不一定非要使用黑色。后来我到了其他装修建材工厂,也见过其他装饰材料厂的装修,有很多装修比我们的更好看,颜色也不深,反而会采用浅绿、粉红等比较跳跃的颜色,效果看起来也很不错。当然,那是橱柜厂,浅绿、粉红是橱柜的颜色。 好了,关于这家地板厂的第一印象,就先写到这里。明天,再来和大家聊聊我们老板引以为傲的生产线,以及他的创业经历吧。 |
Archiver|手机版|爱生活
( 苏ICP备2023004896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4-4 12:45 , Processed in 0.99980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