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第一百零六章 O2O

2025-2-25 13:16| 发布者: 爱生活| 查看: 55| 评论: 0

摘要: 时间,的确是解决世间一切问题的钥匙,这绝非虚言。 如今已至2023年,当我们回首2015年发生的种种,便能以一种更为通透、深邃的眼光,洞察当年的成败得失。然而,在当时,又有几人能冲破重重迷雾,清晰预见未来的趋 ...

时间,的确是解决世间一切问题的钥匙,这绝非虚言。

如今已至2023年,当我们回首2015年发生的种种,便能以一种更为通透、深邃的眼光,洞察当年的成败得失。然而,在当时,又有几人能冲破重重迷雾,清晰预见未来的趋势呢?说实话,这谈何容易。在那段时期,包括我在内,若能从时间的缝隙中,瞥见一丝未来的曙光,已然是难能可贵。

咱们的董事长,无疑是极具前瞻性的人物。只是,他与我们有所不同。他并非如我们般从门缝中窥视未来,而是毅然决然地推开那扇门,迎着门外那白茫茫的光芒,张开双臂,奋不顾身地冲了出去,全然未觉前方有个大坑正张着口等着他(光芒太过耀眼,使他无法察觉)。

2015年,公司的市场推广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一片热火朝天之象。然而,在这热闹的表象背后,实则潜藏着危机。具体的财务状况我并不明晰,毕竟我并非公司的财务人员。但从公司的一些细微变化中,还是能察觉到一些端倪。比如,销售人员的差旅报销速度逐渐放缓,个别销售人员甚至被裁撤。

对了,还有一件颇为关键的事。大家还记得我在讲述这段经历开篇提到的那个角色吗?那位个子高高的、戴着眼镜,通过猎头将我挖到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没错,就在这个时候,他选择了离职,离开了这家公司。后来,他去了另一家公司,还时常给我打电话,打听公司和董事长的情况。哎,不得不说,厉害的人就是厉害,其审时度势的能力一流。或许他跳槽后,觉得新公司并非如预期般理想,担心自己选错了,所以才频繁致电于我,问这问那。

事实上,他的判断相当准确,后来公司的发展确实不尽人意。不过话说回来,公司发展得好坏,与我们普通员工又有多大关系呢?公司又没少发我们工资。

嗯……仔细想想,公司发展不佳,我们的薪资也就没了上升空间,这倒也是事实。但我还是想说“但是”,即便公司发展受挫,难道我个人的人生就无法从这段经历中获得成长吗?就像我如今写下的这本回忆录,不正是我人生成长的见证吗?

至于金钱,真没必要看得过重。尤其是像人力资源总监这样,跳槽后还忧心忡忡,生怕自己跳错,实在让人不知该作何评价。

好吧,我又开始说些酸溜溜的话了。一提到钱,我就摆出一副看透世事的样子,说穿了,其实就是自己没能力赚钱,所以才会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哈哈哈……

玩笑过后,言归正传。

半年后,我在公司的职位晋升为董事长助理,此时我能接触和了解到的信息更多了。回头审视当初那些细微的迹象,便明白事情为何会发展成那样,公司确实已显疲态。

矮个子销售总监及其带领的一百多位兄弟,每月的工资、奖金以及差旅报销等费用,加起来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这无疑给公司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当然,我所说的仅仅是“压力”,并非指公司已陷入绝境。从董事长后续的投入来看,他的底蕴深厚,这笔钱还不至于对公司造成伤筋动骨的影响。然而,“压力”终究是压力,当压力过大时,难免会使人的决策和行动变形。

董事长看着每月的财务报表,再思量市场的现实状况,想必内心极为苦恼。道理很简单,按照矮个子销售总监的营销模式,公司需要持续投入大量资金,以维持众多一线销售人员的开支,且这笔支出似乎永无止境。一旦哪天公司辞退销售人员,或是销售人员主动辞职,甚至整个团队集体离开,都将打乱市场节奏。届时,不仅销售人员需要重新培养,市场也得重新培育,诸多工作都要推倒重来。由此可见,这种依赖大量一线人员地推的方法,并非一劳永逸的良策。

的确,传统的营销方式显得颇为笨重……

此言不虚。

当时,董事长想必在苦苦思索,如何才能找到一种方法,既能深度绑定客户,又能减少对大量销售人员的依赖呢?怎样才能两全其美呢?

其实,对于这类问题,大家心里都明白,世间本就没有两全其美的事。可奇怪的是,每个人却又都在执着地追求两全其美,这着实矛盾。

需说明的是,这里关于董事长内心所想,所谓追求两全其美,只是我的猜测。董事长从未明确表达过,但从他给出的解决方案来看,似乎有这两方面的意图。

聪明人总能洞察事物的本质,并找到根本的解决之道。既要深度绑定客户,又要减少对大量销售人员的依赖,这看似难以两全的难题,倘若能与符合未来社会发展大趋势的新兴工具相结合,或许成功的几率会大大增加。即便这个方案是个“既要……又要……”的理想化方案。

在此,让这个“既要……又要……”成为现实的关键,便是那个顺应社会未来趋势的工具——互联网O2O平台。

其实,现在回想起来,我当时说“既要……又要……”,还是略显保守了。在当时董事长的设想中,将营销方案与互联网O2O平台相结合,其真正目的或许远不止“既要……又要……”这么简单,很可能还存在一个“还要……”。一箭双雕算什么,要想逆风翻盘,就得一箭三雕!

在那个年代,O2O平台的故事深受投资方青睐。照明行业一旦融入互联网O2O元素,不仅能“深度绑定客户,减少对大量销售人员的依赖”,还能增添一条优势——“获得资本的青睐,实现公司新一轮的融资”。

果不其然,还是我想得太简单了。

简单介绍一下O2O,即Online to Offline,意为打通线上到线下。如今,这个概念早已家喻户晓,无人不知。

我不清楚这个概念最初源自何人,只知道在一段时间里,包括某知名企业家(这里暂称某爸爸)在内,众多互联网大佬纷纷大力推崇O2O,使得这个概念在商圈迅速火爆起来。当时,除了某爸爸,还有南京那位从事空调销售的企业家,以及强子哥等,大家都在热议这个概念。那段时间,在各种饭局上,老板们聊天言必谈O2O,仿佛谁若不拥抱O2O,就会被时代无情淘汰。

不得不承认,这批互联网人的眼光着实超前,尤其是某爸爸,凭借首富的光环,在众人眼中宛如先知一般。他曾提出许多高瞻远瞩的见解,多次准确预言未来商业模式的发展方向,这次也不例外。

O2O这个概念,其实在我们关注到之前,早几年就已出现。最早大规模践行并引起轰动的,是南京那位卖空调的企业家。

大约在2012年前后,线下大卖场模式遭遇发展瓶颈。我们普通民众或许难以察觉,但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南京那位卖空调的企业家率先感受到了线下大卖场的寒意。于是,他果断第一个拥抱了O2O这种极具前瞻性的商业模式,成为中国最早吃螃蟹的人。当时,他的行动可谓惊天动地,不仅迅速搭建网上商城,还大胆地打通了线上线下的价格体系,几乎是对自己原有商业模式的一场革命,甚至连上市公司的名字都改了。

无论这位卖空调的企业家最终经营成果如何,能将O2O模式坚持至今,已然十分不易。

好,关键之处来了。

如今已是2023年,我们回头审视,O2O成功了吗?

答案是肯定的。

如今,莫说传统商业领域,就连街边的小摊贩都已全面拥抱O2O。倘若你开一家煎饼果子小店,却不懂运用O2O模式,恐怕会被同行嗤笑。

没错,如今的煎饼果子小店,一边接待上门购买的顾客,一边在抖音及其他几家团购平台上进行推广,线上订单也源源不断。

2023年,O2O概念已深深融入中国人民的生活,彻彻底底成为现实。

由此可见,那些年大力吹捧O2O的互联网大佬们,并非忽悠大众,这并非只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而是切切实实的现实。

但是……(我怎么老是喜欢说“但是”呢?)

问题接踵而至。

我们来看看当下O2O领域的成功案例,都有哪些呢?

某某的团购网平台,借助团购APP,依靠外卖小哥的力量,算不算O2O的成功典范?

算。

抖音,通过直播探店,同时在消费者刷视频时推送附近的打折店铺,算不算O2O的成功代表?

算。

某爸爸的网购平台,以及其在线下开设的某动物超市,算不算O2O的成功范例?

算。

强子哥的网购平台,以及他在线下开设的数码和日用品商城,算不算O2O的成功典型?

算。

卖空调的企业家所打造的网购平台,以及其在线下开设的电器商场,算不算O2O的成功之作呢?

嗯……勉强也算……

除此之外,诸如打车、旅行、火车票、飞机票、银行柜台服务、电信运营商业务、水电煤气缴费等领域,哪一个没有实现O2O呢?

全部实现了!

这足以证明,O2O概念并非骗局!

O2O是实实在在的!

董事长的眼光没错!

可以说,在当今时代,谁不拥抱O2O,谁就难以获得成功。

可惜……

借用紫霞仙子的一句话:“我看到了这开头,却看不到这结局。”

咱们的董事长若看到如今的社会现状,想必会感慨:“我看到了未来,却未能看清通往未来的道路……”

他在进入O2O领域时,选错了路径——他选择了自建平台,这成为他最大的失误。

对上述这些O2O企业进行梳理,便能发现它们存在一个共同规律。

这个共同规律就是,它们都拥有流量。

某某的团购平台,最初从团购餐饮、预订酒店起步,起初流量并不高。但引入外卖小哥开展外卖业务后,流量迅速攀升,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外卖小哥便是其流量的主要来源。

抖音,更不用说,经过前期的推广,如今已成为每个人生活的必需品,短期内难见可替代的产品,堪称流量王者。

而某爸爸和强子哥的网购平台,历经十几年的客户积累,是大众网购的首选平台,流量自然不成问题。

其他诸如火车票、飞机票预订,银行柜台服务,电信运营商业务,水电煤气缴费等,这些都是人们生活中的刚需。无论它们选择自建平台,还是依托微信等平台,流量都无需担忧。

打车、旅行这类需求,往往与地图应用紧密结合,流量也能自然获取。

在上述例子中,唯一一个例外便是那位卖空调的企业家。他是中国最早践行O2O模式的,且做得最为彻底,可谓壮士断腕,决心不可谓不坚定。然而,恰恰是他,在如今各行各业的O2O发展中,走得最为艰难。这是为何呢?

因为他最大的短板,就在于互联网流量方面。

那位卖空调的企业家,原本计划借助线下店铺来推广线上商城,培养消费者使用习惯,使其成为线上商城的用户。

可惜,这种方式缺乏互联网的基因,吸引来的流量毫无忠诚度可言。随着互联网新应用的不断涌现,如今他家的APP在客户手机里甚至连一个图标位置都难以保住,实在令人叹息。

客户的精力有限,手机空间也有限,因此流量必然有限。倘若缺乏互联网基因,不懂得如何获取流量,即便知晓O2O是未来发展趋势,又有何用?

而这,正是我们董事长犯错的根源所在。

当然,“流量”这个词,无需我多做解释,毕竟如今已是2023年,这年头,恐怕没人不明白流量的重要性。

所以,我撰写这本回忆录,希望能为大家带来一些更为深刻的思考,不想仅仅停留在表面问题上。既然大家都深知流量的重要性,我想再深入探讨一下,流量究竟源自何处,“人性”又是如何影响流量的,以及老一辈创业者,尤其是那位卖空调的企业家,又是怎样错误地理解了“人性”这个概念。

那位卖空调的企业家与我们董事长渊源颇深,连犯的错误都极为相似。可以说,他们在对人性的理解上,几乎陷入了同一个误区。我会专门用一期内容,来剖析他们在哪些方面误解了“人性”。

在此先透露一点,他们犯错的根源,源于一个成语——“推己及人”。只是,别人与他们不同,别人在乎的是……

算了,这个深层次的问题,留到下下期,或者再往后推迟一些讲述。因为咱们董事长的选择还未说完。

董事长将O2O平台作为破局的核心,这一决策遭遇了巨大阻力。我是第一个提出反对意见的人,但无奈能力有限,对董事长的决策影响甚微,谈不上构成阻力。最初,董事长面临的最大阻力,来自矮个子销售总监。

这一期的标题叫做O2O,下一期的标题就叫做:O个鸡巴,因为连起来是一句话,某人说的。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爱生活 ( 苏ICP备2023004896号|

苏公网安备 32011402011331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4-4 12:47 , Processed in 0.82962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