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似乎都偏爱自我欺骗,有个成语“自欺欺人”,说的便是这般状态。不过,这还算不上什么,真正的“高手”,是花钱请人来骗自己,这才是此道的最高境界。 上一期稍稍扯了点题外话,阐释了我所理解的流量来源,听起来似乎不太“正经”,什么“好玩”“懒”之类的。嗯,没办法,我这人向来不太正经,也不擅长伪装,总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模样,所以从我的嘴里说出这些看似不上进的话,倒也没什么违和感。 本期咱们回归主线,接着讲讲我担任销售总监那段日子的事儿。 我做销售总监这八个月,虽说没怎么出差,也不用成天应付董事长,但依旧忙得不可开交,每天都得联系并关心那三十个销售员的业务进展。 在这方面,矮个子销售总监可比我惬意多了。他做销售总监的时候,身边有两个助理,这两人专门负责帮他与销售人员沟通联络。而他自己只需天天和董事长开会,商讨下一步策略。等定下思路后,他便安排这两个助理去和所有销售人员传达沟通。 说实话,他那两个助理能力相当强,打电话时我都能听到,他们总能用最恰当的话语,精准传达矮个子销售总监的意图,着实厉害。 只可惜,矮个子销售总监离职时,把这两个得力助手也一并带走了。 我就不同了,光杆司令一个,连个助理都没有,只能一人分饰多角。我独自操作公司的O2O后台,掌控账号权限,亲自给销售人员打电话沟通。 不过,这样倒也有个极大的好处,那就是效率极高。公司的O2O平台后台在我手中,前期董事长发出去的一万多个账号,我随时都能掌控,一切我说了算。这可帮销售人员在前线洽谈城市总经销时省了不少麻烦。 我这人做事风格比较随性,讲究快刀斩乱麻,什么申请流程、领导批准,统统抛诸脑后,那些繁琐流程太耽误事儿。只要销售人员在电话里跟我沟通好,打算发展谁做某城市的总经销,一句话的事儿,我就能把该城市其他账号全部关闭,只留一个订货账号。这反应速度,对销售人员来说,既快捷又便利。 这就是为什么在短短八个月时间里,靠着这三十个销售员,我就能让一切迅速重回正轨。 一般公司要开设市级总经销,流程复杂得很,又是审批,又是打款,又是开通账号,一套流程走下来,一个月就过去了。而我总共只有八个月时间,所以干脆把这些繁琐流程都省略了,反正都是我一人决断,一个电话就能搞定,十分钟足矣。 我这么做并非不负责任,而是有着充分的理由。非常时期,就得用非常手段。这就好比面对一个窒息休克的病人,必须赶紧送进急诊室,要是还按部就班地从门诊慢慢挂号,那病人早就没救了。 我这般行事,董事长难道不反对吗?毕竟他可是个控制欲极强的老板,怎么就任由我如此自行其是呢? 其实,董事长也有他的苦衷。 其一,那段时间董事长行事极为低调,或许他心里清楚自己之前把事情搞砸了,所以不太干涉我的工作。我更多是与董事长夫人,也就是财务总监沟通。董事长夫人的想法很简单,她才不管我具体怎么做,只要到月底能有业绩回款就行。 说实话,有时候我都有点迷糊,董事长和董事长夫人,到底谁才是公司真正的话事人,嘿嘿…… 其二,董事长不太愿意和我交流,他觉得我年轻没经验,跟我沟通纯粹是浪费时间。 当然,我也不太想和董事长多沟通,因为他太爱骂人了。 于是,我便独自带着这个三十多人的团队,艰难前行。又过了两三个月,某天,公司那闲置许久的总经理办公室里,来了个人。董事长称呼他为“教授”。 这位教授身材高大,一米八多的个头,年纪也不小,估计五十五岁往上,比董事长年纪还大。别看教授年事已高,却偏爱穿浅色西装。我在地板厂工作的最后阶段提过,爱穿浅色西装的人,内心往往都比较闷骚,嘿嘿…… 教授来了之后,董事长向我介绍,原来这位教授是他的老朋友。董事长刚开厂不久,教授就曾在公司担任过一段时间管理层,后来不知为何离开了。(悄悄说一句,好像是因为没做出什么成绩) 此次教授归来,是与董事长展开第二次合作。 很快,教授便获得新任命,出任公司新的总经理,这个原本由董事长亲自兼任的职位,如今交到了教授手上。 教授没有丝毫耽搁,迅速投入工作。他眼光独到,第一时间就察觉到我这里是公司业务的核心,于是立刻与我进行了深入交流。 我俩都是聪明人,简单聊了几句,便大致摸清了对方的性格,所以合作起来十分顺畅。看得出来,这位教授是个极为精明的实用主义者。 对我而言,我迫切需要有个人站在我身前,帮我挡住董事长,这样我才能放开手脚施展才能。 我身为销售总监,却没有严格执行董事长的想法,这一点,董事长心里多少是有数的。可他又不愿与我好好商谈交流,只是单纯地下达指令。我若不严格执行,他就只能骂我。但我这人脸皮向来厚,挨骂也不在乎,董事长拿我也没什么办法。 然而,总被董事长骂,或多或少还是会影响我的工作思路。 就在这时,教授出现了,成为了我和董事长之间的挡箭牌。 我需要教授,从另一个角度看,教授同样需要我。 教授来公司的首要任务,是为董事长的下一期O2O平台出谋划策,次要任务则是协助董事长管理公司。既然参与公司管理,那就必须做出成绩。很多年前,教授就是因为没做出成绩才离开公司的,这一次,他肯定希望能做出点成绩,好留在公司。要知道,公司里除了董事长,还有董事长夫人时刻关注着,作为曾在公司工作过的教授,对这一点再清楚不过。 教授与我沟通后,了解了公司的状况及前因后果,做出了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他让我放手去做,不必拘泥于执行董事长的指令,甚至在董事长那边,他还帮我挡着,为我减少阻力,厉害吧?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前面说过,这位教授是个聪明人,对吧?他聪明在哪呢? 道理很简单,“冤有头,债有主”。教授成为总经理后,就得对公司业绩负责。我只是个“暂代”销售总监,业绩不好,董事长和董事长夫人也不能把我怎样。但要是业绩不佳,总归得有人承担责任,这个责任自然不会落到我这个“暂代”头上,肯定是教授来扛。 所以,教授做出了这个极为明智的选择,帮我挡下董事长的压力。 教授让我放开手脚管理销售事务后,便将心思放到另一项主要任务上,即与董事长共同规划下一期O2O平台建设。 在这个问题上,我反过来给了教授不少帮助。 教授与我沟通时,我毫不隐瞒,直接表明我不认可董事长的O2O规划,我认为这个规划根本不具备可行性。教授了解情况后,也和我持相同意见,他同样不认可董事长的O2O规划。可惜,他不像我,即便不认可也没办法,他来公司的任务就是规划这个平台。说实话,我很能理解教授的难处,要规划一个自己都不认可的项目,得多难,得多违心啊。 当然,教授可比我厉害多了。我不擅长伪装,而教授却能喜怒不形于色,不然,他也不可能在公司撑将近一年。 教授在我面前,只要一提到董事长的O2O,就直摇头,说董事长瞎搞。 然而,在董事长面前,他却判若两人,说辞截然不同。 虽然教授内心不认可这套O2O平台规划,但在董事长面前,他依旧全身心投入,为这套O2O方案出谋划策,还以教授的身份,论证O2O平台未来的必然性,为董事长的O2O平台提供理论支持,进一步增强了董事长下一步投入的信心。 是不是觉得教授有点“两面派”?其实并非如此,事实上,教授这种情况在社会上并不少见,这是一种生存智慧。 在2023年的今天,另一个人和另一件事,让我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了这位教授。 这个人就是房地产行业的大佬——皮带哥,以及他聘请的专家。 皮带哥,作为房地产行业的顶级大佬,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曾经有段时间,皮带哥聘请了一位专家。 这位专家在皮带哥的公司领了很长时间的高薪,之后离开了。 专家离开皮带哥的公司没多久,皮带哥的企业便陷入危机。 这时,很多人开始嘲笑这位专家,质疑他:“你在皮带哥那拿那么高的薪水,怎么就没能帮皮带哥摆脱困境呢?” 面对众人的质疑,这位专家通过自媒体进行了一番辩解,称自己并非没提过反对意见,在公司内部会议上,他向皮带哥提示过风险,只是皮带哥没有采纳。 可想而知,专家的这番辩解引发了更多人的哄笑,大家根本不在乎他的解释,只想看笑话。 其实,我挺理解这位专家的,而且我也相信他的辩解,他肯定提过反对意见。因为从这位专家身上,我看到了当年那位教授的影子。 这些专家和教授,心里都清楚哪条路才是正确的,可关键在于,聘请他们的皮带哥、董事长这类老板,想听的是什么。 我可以为教授作证,他向董事长提过O2O平台规划存在问题,而那位专家肯定也清楚皮带哥的杠杆过高,必然向他的领导提过建议。就连我自己,在一切尚未开始时,也向董事长提过反对意见。 可惜,专家和教授提了建议后,皮带哥和董事长都没有听从。 老板们不听,专家和教授又能怎样呢?毕竟公司是老板们的,大家来这里都是为了挣钱,没必要搞得像古代臣子那样以死相谏。 所以,从我们这位教授的情况可以推断,那位专家肯定也是一样,提了反对意见,但皮带哥不听。 有意思的是,这些老板花高薪聘请专家和教授,却对他们的意见置若罔闻,那这钱不就白花了吗? 其实并没有。因为无论是我们的董事长,还是皮带哥,他们聘请专家和教授的首要目的,并非听取建议。 专家和教授的建议,对这些老板来说,就像是买东西附赠的赠品,可要可不要,扔了也不心疼。 老板们聘请专家和教授的真正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为自己的战略选择寻求背书,给自己壮胆。 老板们也是普通人,他们心里明白自己有可能犯错,所以需要他人的理解与支持。但老板们不能在员工面前表现出自己的孤独与迷茫,他们需要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为自己的行为做出解释,使自己的战略选择看起来更合理,既能说服别人,也能说服自己。 实际上,他们内心早已选定了前进的道路,他们需要的是专家和教授来证明自己的路是正确的。当专家和教授提出不同观点时,往往会被老板们拒绝。而专家和教授们为了赚钱,自然会察言观色,既然老板否决了自己的意见,一般也就不会再坚持,而是顺着老板们爱听的方向说。 当专家和教授的言论符合老板们的心意时,老板们便得到了内心渴望的支持,有“高人”为他们的选择背书,借专家和教授之口,说服了别人,也给自己壮了胆。 第二,树立自身权威。就像我们董事长,他不和我沟通销售政策和方案,我能理解,这是为了维护他的权威。如果和我沟通太多,难免会传出各种风言风语,比如:“哎哟,董事长居然对那个新来的言听计从。”“哎哟,那个新来的对行业又不懂,董事长居然听他的?”“哎哟……” 总之,作为公司的大领导,为了维护权威,不能与那些人微言轻的人深入交流。要是大领导为了显示自己广开言路、兼听则明,可以搞一些“我为公司提建议”之类的活动,但在真正核心的战略方向上,绝不能参考底层小员工的意见。大领导必须摆出一副“一切尽在掌握”的姿态,才能让众人信服。 第三,才轮到专家和教授们的建议以及他们在工作中的其他作用。这些专家和教授都很聪明,无论处于何种环境,他们或多或少都能发挥一定作用。 把皮带哥的专家和我们的教授联系起来,我对人性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可惜,即便看懂了,似乎也没什么实际用处,于事无补。 必须承认,教授虽然在公司任职时间不长,但还是有功劳的。他把我提出的城市总经销概念稍加包装,变成了他的概念,以“城市服务商”的新面目,融入到董事长新的O2O平台规划中。可惜,教授和董事长商量了好几个月,搞出来的规划依旧无法落地实施。 他们以为加上城市总经销的概念,就能留住大客户了吗?方案中依然存在很大漏洞。教授虽然借鉴了我的城市总经销概念,却未能深入思考其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他毕竟是理论派,与销售一线的实际情况相距甚远。 一句话,新方案还是太肤浅。 |
Archiver|手机版|爱生活
( 苏ICP备2023004896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4-4 12:45 , Processed in 0.52117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