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有惊无险地成功伪装成老司机,在驾驶能力方面,赢得了女老板的认可。回来后,女老板还夸赞我开车稳。实际上,我哪是开车稳,纯粹是头一回开车上路,心里害怕,开得小心翼翼罢了。 话说回来,女老板究竟有没有看穿我是初次开车呢?说实话,我心里没底。别看这位女老板平日里看似反应迟钝、大大咧咧,实则拥有超乎常人的智慧。不然,她又怎能取得如今这般成就呢? 这位女老板曾说过一句话,令我印象极为深刻,直至今日都记忆犹新。在我之前的回忆录里,我常常为自己能看穿他人心思而沾沾自喜,对吧?不知道大家对此作何看法,不过女老板的想法,我倒是可以和你们讲讲。 在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出于对我的信任,女老板在与供应商、客户及合作伙伴进行商务谈判时,总会叫上我,让我在一旁旁听。待客人离开,她便会与我商讨,听取我的意见后再做决策。每次复盘商务谈判,我都会剖析对方的动机、目的、方法和思路,女老板则静静倾听,绝大多数商务合作,她都会采纳我的建议。 然而有一天,在我分析完对方动机后,她半开玩笑地对我说:“你把别人心思猜得这么透彻,有意思吗?你就不能让自己傻点、糊涂点?” 哎呀,这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经此一事,我才意识到,或许女老板的智慧在我之上…… 当然,刚进公司那会儿,我还未获得女老板的信任。恰恰相反,初来乍到的我状况百出,搞砸了不少事,换作一般人,估计早就精神崩溃了。但我凭借着过硬的心理素质坚持了下来,之后才逐渐成为女老板的心腹。 下面,我就按顺序,一件一件给大家说。 前文提到过,这是一家大型流通企业,主营洗化用品和纸品等。公司的业务模式是大批发,业务员们走街串巷,一家家小超市地跑,抄货、铺货、收账,历经二十多年,才建立起如今的销售规模。但如今,公司遭遇了增长瓶颈。小超市的增量愈发稀少,付款账期也越来越长,若公司依旧墨守成规,停滞不前,终将被时代淘汰。所以,女老板希望能做出改变。 女老板寻求改变的方式之一,便是把我招进公司。我的职位是大客户团购经理,业务独立于传统批发渠道。我的客户并非街边的小超市、小商场,而是大型企事业单位的团购业务。对于我负责的这块业务,女老板寄予厚望,期望我能从零起步,为公司开拓出一片新的市场。 如今看来,女老板的这一战略颇具远见。不过,招我来做这件事是否明智,那就另当别论了。甚至,从一开始我的表现来看,我似乎压根就不适合这份工作。 这是为何呢?原因就在于我对这行一无所知。隔行如隔山,一个新手初涉新领域,必然得经历一段学习过程。可我这人胆子大,女老板呢,又有些迟钝、大大咧咧,我俩谁都没意识到,对于即将开展的业务,我应该先去学习学习。就这样,两个懵懵懂懂的人,一头扎进了这陌生的领域,直接干了起来。好吧,边干边学,倒也不失为一种办法,只是不知道这条路要付出多大代价…… 企事业单位的团购业务,涉及我们这类小商品、日用品的,主要有三个方向。 第一个方向是普通劳保用品,大多是日用品,像毛巾、肥皂、洗发水、洗衣粉、卫生纸等。在大企业工作过的人应该知道,过去的老国企,每年都会发放一两次这类普通劳保用品。我就记得,我父亲所在的单位就经常发这些东西。 第二个方向与我们的主营业务关联稍远,叫专业劳保用品。只有一些特殊行业才会用到,平常大家接触不多。比如劳保胶鞋、劳保手套、劳保耳塞、劳保护目镜、劳保口罩等等。别看平时不太接触这个行业,实际上它规模庞大,不少世界五百强企业都涉足其中。 第三个方向是节假日礼品,包含各种食品、水果礼盒,还有精美礼品。这大家都熟悉,端午卖粽子、鸭蛋,中秋卖月饼,再搭配各种橙子、石榴、车厘子礼盒之类的,几乎人人都知道怎么做。 在这三个企事业单位团购方向中,最难掌握的当属第二个方向——专业劳保用品。 第一个方向的普通劳保用品,虽说我对洗发水、肥皂这些不太了解,但女老板可是行家呀。要是我能拿下这类商品的生意,直接交给女老板就行,哪个品牌的肥皂性价比最高,哪个品牌的洗发水品质最优,她心里门儿清。 第三个方向的节假日礼品,对我来说也没什么难度。不可否认,粽子、鸭蛋、月饼、水果礼盒这些也有不少门道,但毕竟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并不复杂。只要具备基本的生活常识,秉持购买品牌产品、寻找便宜货源这两个原则,一般不会出大问题。 唯独第二个方向的专业劳保用品,最有可能出状况。 没接触过专业劳保用品行业的人,可能会小瞧它,我一开始也是如此。不就是胶鞋嘛,谁小时候没穿过?不就是劳保手套嘛,小时候去老爸工厂,我就见过。至于护目镜、口罩这些,看着也很普通啊,这行业能有多难?我还以为自己能轻松拿下呢。 所以说,做人千万别太自负,任何一个行业都不容小觑,否则必定吃亏。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就是个活生生的反面教材。 事情是这样的。进公司没多久,我从网上看到一个大型国企的劳保用品招标公告。这家国企是铁矿厂,此次是矿厂年度劳保用品招标采购,采购品类主要分为两块,一块是普通劳保用品,包括毛巾、洗衣粉、蚊香、花露水等;另一块是专业劳保用品,涵盖劳保手套、劳保胶鞋、耳塞、护目镜、劳保口罩等。这家单位把普通劳保和专业劳保整合在一起,打包放在网上招标。 我看到这个标,里面有我们公司主营的产品,既然瞧见了,自然不能错过,于是决定报名投标。女老板对我的决定大力支持。准确来讲,在这三年的工作时间里,除了她自己那些基于客情关系的生意,她从不干涉我做什么,也不管我怎么做,甚至连我从哪儿进货都不过问。只要我想做,她就给钱支持。老板对我这般支持力度,估计我这辈子都难再遇到第二个。 既然女老板如此给力,我便放开手脚干了起来。我拿到招标文件,一项一项仔细研究。毛巾、洗衣粉、蚊香、花露水……这些对我们来说简直小菜一碟,论进货成本,谁能比我们更低?我们可是这些商品的源头供应商啊。 我轻松、利落地报完日用劳保品的价格,接下来轮到专业劳保用品了。我大致浏览了一遍,嗯……劳保手套、劳保胶鞋、耳塞、护目镜、劳保口罩,都与劳保相关。虽说我从未涉足这个行业,但我知道肯定有专门做这生意的。所以,对于这些专业劳保用品,我的策略是找一家专业公司合作,让他们给我报价,我再在此基础上加个十个点左右的价格,最后与普通劳保用品的报价整合在一起,制作成完整的报价表去投标。一旦中标,直接从这家专业公司拿货倒卖就行。 我不禁为自己的聪明才智暗自得意,这么妙的办法,居然被我想到了。心动不如行动,我找了好几家专业劳保公司的信息,打了不少电话,最后选中了一个说话特别客气、特会说漂亮话的老板,把报价表发了过去。 发报价表的时候,我大概扫了一眼,发现每种采购品类后面都跟着一些字母和数字,比如GB/……什么什么,N95……什么什么,我看不懂,也懒得去琢磨。不就是胶鞋、护目镜、口罩嘛,能有啥特别的?就算我不懂,我询价的这家专业劳保公司老板肯定懂,我把这事儿交给他报价就行了。与其花时间研究这些,还不如偷个懒呢。 报价表发出去后,我就去忙别的事了,直到对方把报价表发回来。我大致看了一眼,劳保胶鞋22块一双,口罩0.6元一只,护目镜、耳塞、劳保手套等也都有报价,不错,没有遗漏项目。而且,这位报价的老板不仅报了价格,还在备注里写了些内容,劳保胶鞋注明了品牌,口罩写明了棉纱材质。 这老板还挺上心的啊。其实后来我才知道,这些备注不过是他用来撇清责任的手段。而我这人做事极其不细心、不认真,凡事都不求甚解。专业劳保公司给我报了价,我就毫无保留地选择相信他,压根没去想搞清楚GB/……什么什么,N95……什么什么到底是什么意思。当时的我,完全处于一种无知者无畏的状态。 我再次发挥写文件速度快的特长,没几分钟就合并好报价表,完成了投标文件。我记得,劳保胶鞋我加价幅度还挺大,卖到了28块钱一双,劳保口罩则卖0.8元一只。乍一看,这个项目的利润还挺可观。 这是一个在线投标项目,整理好文件后,我登录投标网站,点击发送投标文件。投标文件发出去后,要等招标单位评审,这得花一两个星期的时间。这段时间我不可能天天守着等结果,就去忙别的事了。这是我进入这家公司的首次投标,对于中标,我没抱太大期望,纯粹就是想碰碰运气。 就这样忙忙碌碌过了好几天。突然,我接到一个电话,居然是招标单位打来的。打电话的是个小妹,电话里,她十分细致地问我:“对于你报的价格,你确定吗?” 咦?我的报价有什么问题吗?是觉得我价格报高了吗?难道要我再降价?我拿出报价单,又仔细看了一遍,大部分商品的利润在10%到20%不等,应该不算高呀。于是我问小妹:“没问题啊,是不是还要我们再让让价?”小妹赶忙否认,连连说道:“不是不是,不是让你再让价,我就是让你再确认确认这个价格,这个价格……没问题吧?” 原来不是来砍价的,只是让我确认价格,那就好。还特意打电话来确认,看来这个项目有戏哦。我在电话里开心地告诉小妹,我的报价没问题,放心吧,肯定能满足客户要求。小妹欲言又止,随后挂了电话…… 对于这件有些奇怪的事,我并未放在心上,甚至还挺高兴。客户主动打电话来,说明我中标的希望很大。此时,我已经把精力投入到寻找下一个项目上了。 终于,有一天招标单位又打来电话,通知我中标了,让我去招标网站领取中标通知。我一听,欣喜若狂,我这辈子做的第一个招投标业务,居然就成功中标了,我这运气也太好了吧? 招标单位在电话最后,除了恭喜我中标,还特意交代了一件事,让我在某年某月某日,带上此次中标的所有样品,前往客户单位现场进行确认。我觉得这要求不过分,客户单位有权要求供应商提供样品,合理又合法。 既然中标了,我顿时热情高涨,女老板也为我感到高兴。她怎么也没想到,刚招来的人,还没上几天班,就给公司做成了这么大一笔业务,而且还是全新的渠道,简直就像白捡了钱一样开心。 到了送样品的那天,我带上从公司仓库拿来的普通劳保用品样品,以及从供应商处拿来的专业劳保用品样品,开着我的小驴子,朝着客户的工厂出发了。 客户的工厂离我们有好几百公里,但我开车时并不觉得累,毕竟刚买车,还处于兴奋期,对开车一点也不抵触。到达客户工厂后,约定时间一到,我便拿着样品走进会议室。会议室里已有好几个人在等候,他们分别来自安保部、采购部以及其他部门,组成了一个评审小组,负责对此次采购进行把关。 我的样品一样一样地接受审查。毛巾,通过;洗衣粉,通过;蚊香,通过……普通劳保用品全部顺利通过。护目镜,通过;耳塞,通过;劳保手套,通过;然而,评审到劳保胶鞋时,出状况了;口罩也同样遇到了问题……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
Archiver|手机版|爱生活
( 苏ICP备2023004896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4-4 12:41 , Processed in 2.01042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