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这家公司,第一笔生意就做成了赔本买卖,是不是听起来就够夸张的? 确实够夸张的。 不过,要是你觉得做生意亏本就是我“闯祸”的最高境界,那可就太小瞧我了。我在这家公司的开局,简直糟糕透顶,糟糕到什么程度呢?嗯……大概就比“出师未捷身先死”稍微强那么一点。赔钱算什么?我那可是差点连人都要“搭进去”了。换做一般人,估计早就承受不住这种心理压力,崩溃掉了。 究竟发生了什么,能比做生意赔钱还严重,甚至差点让人深陷困境呢?这一切,依旧源于我的无知。 经历了上一次那笔赔钱的生意后,我着实低调了好一阵子。没办法,毕竟赔了钱嘛。女老板虽说没说什么重话,也没扣我工资,但每次她走进办公室,路过我这儿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地翻个白眼…… 翻白眼就翻白眼吧,反正我这人脸皮厚,也不在乎这些。搞砸第一笔生意后,女老板还是把我留了下来。既然决定留下,这时候我就更不能轻易放弃了,非得证明自己不可。 于是,我再次四处寻觅招标项目的信息。嘿,你说巧不巧?上次发布矿厂招标信息的那个网站,又挂出了一条招标信息。 哟呵,这可真是不错啊!上次在这儿运气还挺好,第一次投标就中标了,虽说因为粗心大意亏了点钱,但做生意嘛,亏钱也在所难免,重要的是先把生意拿下,把业务开展起来,后面慢慢再把钱赚回来。瞧,这机会不就又来了?同一个网站发布的这条招标信息,最关键的是,这次的产品全是我们的优势项目,全是像洗发水、毛巾、花露水这类普通劳保用品,一点专业劳保用品都没有,简直就是天赐良机啊!要是这次招标还和上次一样,纯粹拼价格,那谁能拼得过我们?毕竟我们可是洗发水这些产品的源头供应商啊。 一得到这个消息,我一刻都没耽搁,立刻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女老板见我又找到了新项目,态度也和善了许多,不再对我翻白眼,还时不时过来关心一下进展。 从网上下载完标书,我仔细一看,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果然全是我们的强势项目,这次肯定稳了,我一定要打个漂亮的翻身仗,把上次亏的钱都赚回来。 我对照着标书的产品要求,依照公司的进货价格表,一项一项认真地填写价格。这一次,我格外留意细节要求,一个字一个字地仔细琢磨,丝毫不敢放过任何细节,就连毛巾的克重要求、印花要求都一一仔细核对,务必确保产品完全符合标书要求,做到万无一失。 做完报价,我心里十分满意。女老板也过来瞅了一眼,看完价格表,她也觉得这次肯定没问题。但或许是上回我把事情办得太糟糕,让她心有余悸,对我似乎还是有些放心不下。 她在我旁边琢磨了一会儿,提醒我说:“咱们报的品牌比较高端,虽说和同品牌相比,咱们的价格肯定是最低的,但要是有人拿低档货来跟我们竞争,还是不太保险啊……”女老板一心想着能百分百拿下这笔生意。 可投标这事儿,哪能做到百分百稳赢呢?得相信客户的眼光,牌子好不好、价格合不合理,客户自己心里有数,我们只要尽力做到最好就行啦。不过,这是我事后才感悟到的,当时我还没认识得这么透彻,所以就没接她的话茬。 女老板见我没回应,又在旁边思索了片刻,接着说道:“这是不是在网上投标呀?”我点点头,说是的。 “既然这样,咱们为啥不再用另一家公司去投标呢?”女老板开始出主意了,“咱们一家公司投高档品牌,另一家公司投低档品牌,全都报最低价,这样一来,这生意不就十拿九稳了?” 哟,女老板可真是个“大聪明”,居然能想出这种招儿,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其实我怎么会想不到呢?我当然清楚这属于围标行为,而围标,那可是违法的呀。但女老板既然提出了这个主意,我还是忍不住思考了一下,这么做究竟行不行呢? 我来这家公司面试的时候,曾跟女老板吹嘘,说自己参与过很多工程行业的投标,其实那都是我瞎吹的,我压根儿就没参与过任何投标活动。不过,虽然我没参与过,但看过其他同事搞投标。他们投标的时候,会拿着一个U盘密钥来制作标书,我知道这U盘密钥就是用来防止围标的,只是不清楚它具体是怎么运作、怎么预防围标的。 我思来想去,这家招标网站并没有要求用密钥制作标书,这是不是意味着它没有防止围标的有效机制呢?左思右想之后,我觉得这个网站似乎存在漏洞可钻。而且,既然女老板出了这个主意,要不就按她的意思试试看,说不定真能钻个空子呢? 于是,我把女老板的侄子叫了过来。嗯……女老板的侄子是我的下属。虽说我把第一笔生意搞砸了,但女老板觉得我还是有点本事的,毕竟我刚入行,报价报错也不完全是我的错,所以就把她侄子安排到我手下,跟着我学习。 可怜这孩子……女老板把侄子交给我的时候,他刚毕业没多久,就像一张白纸,却被姑姑安排在我手下,这三年也不知道被我带成啥样了…… 女老板的侄子来到我身边,我把投标网站的使用方法、标书的制作流程都教给了他,还把我做好的报价表给他参考,指定了一批低端产品后,就让大侄子去这个网站投标了。 这个项目的流程有点复杂,除了要在网站上提交报价和标书,还约定了一个日期,要把投标的样品带到现场,让评审委员会进行现场评审。 流程是有点繁琐,但也不奇怪,上次投标是中标后提供样品,这次是线上投标加线下评审样品,都算是正常操作。 我和大侄子在线上提交完标书后,就开始着手准备样品。这时候的我,已经把之前的顾虑抛到了九霄云外,每天依旧开开心心地上班下班。 终于,到了现场评审样品的日子,我和大侄子一人抱着一大箱样品,来到了客户评审现场。 在评审会议室门口,评审委员会让我们签到,我和大侄子分别签好后,就坐到会议室里等待。 谁知,还没等上五分钟,评审会议室里就走出一个代表,喊到了我们的名字。 我当时就觉得挺奇怪,评审样品不应该是一个一个进去吗?这个代表怎么出来喊我们两个人呢? 直到这个代表开口说话,我才意识到大事不妙。 “你们两家,难道不知道围标是违法的吗?你们以为我们发现不了?”这个代表气势汹汹地说道,“回去等着纪委的电话吧!” 额…… 卧槽,这什么情况?我就投个标而已,怎么就扯到纪委那儿去了?我何德何能啊?我又不是公务员,够得上纪委找我吗? 上次投标得知样品没通过的时候,我是一脸茫然。好家伙,这次我直接原地“炸毛”了,整个人都懵圈了。 居然要等纪委电话……真是万万没想到啊。 没办法,我只能带着大侄子,垂头丧气地离开投标评审现场,回去等纪委的电话了…… 哎…… 我跟别人吹牛的时候,常说一句话:人这辈子啊,千万不能在同一个问题上犯两次错误……听到我这话的人,无不点头称是,觉得我说得很对。 可你知道吗?我自己就是那个在同一个问题上犯过两次错的人,就像这次招标。 首先得说明,围标这件事本身就是错的,我不该这么做。但我所说的在同一个问题上犯的两次错误,并非单指围标这件事。 看过我回忆录的朋友,还有多少人记得,我在第六十五期的时候,提到过我是罢工的第六名这件事? 为什么我知道自己是罢工的第六名呢?因为互联网可不是匿名的,它是有线索可寻的,你在网上做的任何事,都能留下痕迹。之所以没人追究,只不过是因为你不够“分量”,或者没必要罢了。 而这一次投标,当女老板提出再用一家公司投标的时候,我怎么就没想起这一点呢? 虽然这次投标没使用U盘密钥操作,但我和大侄子投标用的电脑,难道不是同一个IP地址吗? 肯定是啊…… 哎,真是欲哭无泪,确实是我自己的错。 回到公司,我又一次把这个噩耗告诉了女老板。 这一次,女老板不像上次那么淡定了,瞬间变得手足无措。“我一直本本分分做生意的……”女老板说道。可跟我说这些有什么用呢?纪委可不会听这些。 上次亏钱的时候,我觉得无地自容,这次,我的脸皮已经厚了不少。毕竟,这次女老板也有责任,是她这个“大聪明”出的主意,不然我还真想不到这茬儿。 所以,这次轮到我安慰女老板了:“某总,您先别着急,按我的经验,这次围标,咱们应该没啥大事。” 女老板看着冷静淡定的我,心情稍微平复了一些,问道:“此话怎讲?” 我得承认,我上学的时候就是个学渣,在社会上瞎混,真对不起我法学学士的学位。但对于一些最基本的立法精神,我还是明白的。招投标属于日常经济行为,像这种每天都在发生的事儿,难免会有人一时糊涂犯错,所以肯定会有一个界定罪与非罪的界限。 带着这个思路,我开始上网查找相关法律规定。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就算死,也得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果然,我找到了投标违法的立案标准,按照标准一项一项核对,发现我还够不上立案条件。 我已经记不太清具体标准了,当年的规定好像是二十万以上的项目,以及被行政处罚过两次。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又搜了一下,好像变成两百万以上的项目了。是不是我查错文件了?把法律条文和司法解释搞混了? 算了,不纠结了,反正我也不打算当律师,知道大概是这么回事就行。 总之,问题不大。 我跟女老板吹过牛,说自己以前经常参与招标,其实都是假的,我根本没参与过招投标。而这家公司在我来之前,也从来没参与过招投标,所以确实算是初犯。另外,那个项目金额也不大,我的报价好像是十四万不到,十三万多的样子,金额比较小,况且招标还没完成,我就被踢出来了。 搞清楚情况后,女老板心里踏实了一些。嗯……我也是…… 几天之后,纪委果然给我打电话了,让我某日某时去说明情况。 到了约定时间,我来到这家公司的纪委办公室。 和我谈话的纪委同志年纪比较大,我猜他可能自己也不太清楚该怎么处理我才合适,就让我回去写个情况说明,也就是俗称的检讨书。不出意外,他会在拿到我的检讨书后,再向他的领导请示具体处理方案。 这时候我心里大概有底了,事儿应该没多大,但做事总得有始有终,给人家把事儿彻底交代清楚,也好翻篇。 检讨书写就写吧,没办法。 我这辈子,别的文体写得一般般,这检讨书倒是相当拿手。从小逃课、不写作业、上课看武侠小说,哪次不要写检讨书?没想到,都快四十岁的人了,又得捡起写检讨书的“老本行”。 我写的检讨书那叫一个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可惜,写得再好也改变不了事实。最后,我们还是被拉进了黑名单,以后再也没机会参与这个客户的生意了。 这,就是我进入这家公司后搞砸的第二件事,是不是比做生意亏本刺激多了? 把事情搞得这么一团糟,是不是该卷铺盖走人了?可没想到的是,经过这两件事,女老板对我的信任不仅没减少,反而更加信任我了,真是神奇。 果然,网上那句话说得没错,有卧龙的地方,必有凤雏。进这家公司的时候,我是真敢吹,关键是,女老板她也真敢信啊。 当然,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辜负女老板的信任,还帮她搞定了一件又一件棘手的事儿,做成了一笔又一笔赚钱的生意。甚至,我还前后三次帮她度过了极其凶险的难关,保住了她的胜利果实。 这些事儿,先放一放。按照惯例,下一期是个转折点,先讲讲我自己的事,之后再回到工作上来。 |
Archiver|手机版|爱生活
( 苏ICP备2023004896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4-3 17:52 , Processed in 0.85390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