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逼”虽是个网络用语,可它对某种状态的刻画极为精准,精准到几乎难以找出一个传统词汇来替代它。所以我觉得,除非有人能想出更贴切的词,否则“装逼”这个词日后大概率会在中文里占据一席之地。 举个例子来说。有一回我开车载着老婆出门,果不其然,老婆又对我的廉价车满脸嫌弃:“这什么破车啊?一股子怪味,坐你车上都觉得丢人,赶紧换了吧。”她可不是第一次这么说了,说白了,就是嫌车便宜,开出去没面子,装不了“逼”。 我回她:“怎么,想装逼?那还不简单?”老婆一听,顿时来了兴致,忙问:“怎么着,你要换车啦?”“那当然,不仅换车,还得带你去装个超级大的‘逼’……”我笑着回应。老婆愈发兴奋,追问我具体怎么装。我说道:“很简单,走,带你去我这车品牌的4S店,咱们一脚踹开4S店大门,威风凛凛地走到店经理面前,狠狠一拍桌子,大声吼道:‘把你家最贵的车给我拿出来!’这样,咱们保准能成为整个4S店里最引人注目的,你说这‘逼’装得到不到位?” 老婆被我逗得哈哈大笑,说道:“哈哈哈……真有意思,老公,你带我去奔驰宝马的店里装这个‘逼’,好不好?”“额……”我心里默默想着,去我这车品牌的4S店,花个低价就能装把“逼”,可要是去奔驰宝马的店,不被人家直接赶出来就谢天谢地了。 其实,在这家公司工作的时候,有一年因为特殊的天气原因,我主导了几次紧急供货,顺便狠狠地装了一回“大逼”,现在想起来还觉得特别有意思。 大概是2020年吧,我记不太清了,进入七八月份的雨季,华东地区整日阴雨连绵,秦淮河水都超过了警戒水位。我们每天都得冒雨上班,出门极为不便,心情也跟着有些烦闷。因为不爱出门,那段时间我还挺清闲的。 突然有一天,我在办公室接到女老板的电话:“喂,给你8个小时,送一批物资到苏北某个小县城,能不能做到?”我赶忙询问是什么物资。“胶鞋、雨衣、游泳圈、救生衣……”女老板逐一列举。嘿,这可太巧了,这不就找对人了嘛!我清楚地知道从哪儿能弄到这些货。要是忘了,大家可以翻回到第一百二十二章至一百二十三章,我进这家公司的第一笔生意,卖胶鞋赔了本,当时为了找到便宜的胶鞋,我跑遍了南京所有的流通市场,哪里有卖这些物资的,我全都门儿清。 当然,女老板对我的这段经历了如指掌,所以才会给我打这个电话。不用说,这些物资肯定是抗洪用的,应该是政府的紧急需求,这完全可以理解。不过,只给8个小时,时间相当紧迫。大家想想,从南京开卡车到苏北小县城,至少得三四个小时吧。也就是说,调配这批抗洪物资的时间实际上只有四五个小时左右。而且,抗洪物资的需求量特别大,要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筹集到足够的数量,着实不容易。 首先,我们自己的仓库里没有这些货,毕竟我们主要卖卫生纸和洗发水,平时仓库里怎么可能存着胶鞋、游泳圈这些东西呢?这时候联系厂家也不现实,总共就8个小时,和厂家打交道,不仅流程繁琐、耗时久,关键是厂家也不会给我们供货。后面讲到最后一个特殊时期的时候,会详细解释厂家的这种行为,总之,厂家不会满足我们这种临时需求。 找厂家还有个大问题,做胶鞋的厂家只做胶鞋,做雨衣的厂家只做雨衣,做游泳圈的厂家只做游泳圈,做救生衣的厂家只做救生衣。要是想从厂家采购,就得协调一、二、三、四、五……无数个厂家,根本不可能实现。 唯一的办法,就是从流通市场想办法。而对南京劳保用品流通市场最了解的人,除了我还能有谁?还有谁? 哼哼……接到命令的第一时间,我就给仓库打电话,让他们派一辆卡车到金宝市场待命,而我则开着宝驴,风驰电掣般冲向金宝市场。这是南京几个大型流通批发市场之一,主要经营日用品和劳保用品。其实还有一个大的流通批发市场,就是女老板主基地所在的市场,但我没选那儿,而是直接奔向了金宝市场。为什么呢?因为金宝市场是劳保用品商家扎堆的地方,比我们主基地那边经营劳保用品的商家要多。 还记得很多期之前,我简单提过一个“做生意要扎堆”的概念吗?这是个反常识的概念,一般人都觉得能垄断一个市场的生意才好,可当你真的垄断了,客户反而会离开你,转向同行扎堆的市场。因为同行扎堆的市场货量大,价格竞争充分,对客户来说更有吸引力。这里就不展开细说了。 大概不到一个小时,我就赶到了金宝市场。一进市场,我一刻都没耽搁,风尘仆仆地冲进之前进过货的那家老板店里,劈头盖脸就问:“老板,你家还有多少胶鞋、雨衣、游泳圈、救生衣……?全拿出来,我全要了……”老板被我这突如其来的一问问懵了,还以为我是来查仓库的,过了好几秒才回过神,想起我是谁,便开始一一核对库存。 结果出来了,这家的库存数量有限,根本满足不了我的需求,这可怎么办?呵呵……我当然早就想好了对策,不然也不会一秒都不耽误,直奔金宝市场。在第一笔生意亏本的时候,我就知道金宝市场是这个行业商家扎堆的地方。 我十分嚣张地跟老板说:“马上给金宝市场的同行打电话,整个市场的库存我全要了!而且,马上就要!”哎哟我去,这“逼”装得可够大的,估计全中国都没人这么装过。老板做了这么多年生意,还从没遇到过像我口气这么大的客户,一开口就要清空整个市场的货。 老板也不傻,马上提醒我:“兄弟,我们不赊账的啊……”也难怪老板不信我,一般能一口吃下一个市场货物的,都是大企业的人,而大企业的特点就是流程复杂,付款时间特别长。虽说我之前跟老板做过胶鞋生意,但老板还是怕我是个骗子。 哈哈……要是换作别人,这事还真不一定能做成,但谁让是我来做呢?还记得吗?我在这家公司做生意,根本没人管,财务也从不过问。进多少货、什么价格,只要我要钱,他们最多给女老板打个电话,女老板交代一声按我说的办,他们就会麻溜地按要求打钱,速度那叫一个快。 正是因为我在公司有这特殊待遇,这次政府的紧急供货任务才得以完成,换成一般的现代化企业,绝对实现不了。所以,我回答老板:“给你现钱,你怕啥,你赶紧给我按这个清单清点仓库,数量对完了就给钱。”老板一听是现钱结账,立马来了干劲,通知小弟进仓库点货,同时给市场里其他几家老板打电话。 最后,大概三四个老板凑了凑,就把我要的货凑齐了。我之前说要清空市场,这牛还是吹大了点,这市场里有十几家做这种生意的,也就是说,我差不多只清了市场里三分之一的流通库存。不过即便如此,也算是件很牛的事儿了。 几个老板把货凑到一起后,又开始问我钱怎么付。我嫌一家家打钱太麻烦,就跟最初那家老板说:“所有的钱我一次性全付给你,你回头跟你们市场里的同行慢慢结算。”这个方法最快捷,我只有四个小时,必须第一时间拿到货就装车,一分钟都耽搁不起。只是,这又引出了一个小问题。 那个老板在我耳边小声说道:“都从我这走是没问题,但是,我们几家协调货品、结算过账,是有成本的……”老板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我也不含糊,当场就替公司做了决定:“这样吧,所有的货,我再给你每件加上一块钱。”我就这么轻易地替公司做了决定?说加一块就加一块?几万件货,嘴上轻飘飘一说,实际上就是几万块出去了。我就这么随意办事?把公司利益置于何地? 没错,我就是这么随性。事急从权,8个小时内要完成任务,根本没时间多做思考和犹豫。也就是那位总经理在任的时候,会对我的采购有诸多限制,可如今他早已住院,这些限制也就没了。再说了,要是对我采购价格不满意,谁不满意谁来办,又不是我自家生意,我又没往自己口袋里装一分钱,一切以完成任务为主,我自问对得起天地良心。像我这样的人可不多见,也就女老板有眼光,哈哈…… 很快,公司财务就按我指定的金额给这家老板汇了款。老板见钱到账,知道我这货急,便卷起袖子,亲自下场给我装车。很快,公司来的卡车装满了,我让大侄子上了这台车,随车出发。这事也辛苦女老板的大侄子了,他到客户那边的时候已经是夜里,还下着大雨,他顶着雨组织卸货,真的很不容易。 公司就派了一辆卡车,可还有很多货没装完,我就又从市场里找了两台卡车,把所有货装完,把地址发过去,让他们去找大侄子。就这样,我给公司完成了一次超级紧急的交货任务。 这次紧急任务完成之后,连续几天,公司又接到了更多更紧急的任务,绝大多数都是我采办的。还有一次半夜筹集货物就出发,当然,这次我没出门,而是通过电话配合女老板联系货源,财务打款和仓库半夜调配卡车这些事儿都是女老板自己安排的。毕竟,我白天使唤使唤同事还行,半夜可就使唤不动仓库司机了,还得女老板亲自出马。 短短几天时间里,我做了远超以往几个月的生意,和各级物资部门、物资站、物资局之类的客户都打过交道,还有一些消防学校之类的单位,简直忙得不可开交。 最后,解释一下政府为什么会找我们来做这个生意。其实,理由在前面的细节里已经有了。第一个,就是劳保用品老板跟我说的那句话:“兄弟,我们不赊账的啊……”政府下指令要求8个小时就到货,可你知道最后钱是什么时候付的吗?足足8个月啊……(可能我记错了,反正时间很长)这些做劳保用品的老板生意规模不算大,流水也一般,几十万、上百万的钱被卡几个月,日子可就没法过了。 也就我们这位女老板,平时做日化、纸品生意,流水比较大,稍微贷贷款,临时挪个几百万出来,还不至于影响日常生意。既然这么说,那第二个问题又来了,这世界上大公司多了去了,流水千万算什么?人家几个电商平台流水几十亿,做这生意岂不是更合适? 哦哟,这个问题其实更简单。这种大公司流程非常规范,必须符合上市公司标准,要对股东负责,根本不可能像我这样随意操作,说什么价采购就什么价采购。作为一个资深A股股民,如果这些上市大公司像我那样操作,我第一个不同意!所以,公司规模一大,可能采购流程就不止8个小时,根本无法完成这种紧急任务。 但是即便如此,像女老板这样的企业也不少,为什么偏偏这生意就落到我们头上呢?因为还有我个人的因素。别的流通商人,平时做什么生意就会一直做什么,像我这样啥都做的人,非常少见。而且,好巧不巧,我进这家公司的第一天,做的第一笔生意赔了,关键是,也正是因为那次生意赔了,才让我对整个南京劳保用品的流通市场情况了解得无比透彻。 回过头来看,这个钱,到底该不该女老板来赚呢?如果在我做第一笔生意的时候,女老板扣我钱、罚我款,把我惹毛了,当时我就走人,还会有后面这些故事吗?但按照女老板的性格,她又不会那样对我。这一切,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我也说不清楚,回头看看我前面几期说的因果,有没有发现,确实有点意思?这既不是偶然也不是必然,这就是因果。 最后,再说一点流通市场的变化。今天,如果再有紧急事件,还能不能重复昨天的故事?对此,我不太确定。因为时代在进步,一切事物都在变化。全国的流通市场其实正逐年受到互联网的影响,变化很大。如今,流通效率比以前高了很多,全社会的库存周转率也大大提高。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流通市场就像电脑CPU上的缓存,把厂家的货临时存在流通市场的仓库里,以便及时应对市场零散的需求。在过去信息不对称的年代,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的流通市场,每个行业也有对应的流通市场,库存周转率低,市场里的存货量很大。 但是如今,借助互联网工具,流通效率大大提高,各个城市的流通市场没必要存那么多货了。因为大部分需求都能借助互联网解决,所以,包括女老板的流通生意在内,各个城市线下的流通市场都在缓慢萎缩。今天你再去金宝市场挖库存,很难挖出多少了。 现在,如果再有紧急事件,应该直接找到互联网平台的大仓,那里,才是如今大部分流通商品的暂存点。除了互联网平台的大仓,还有一些网上生意做得好的厂家以及流通商人,他们会给网上很多创业者提供一件代发服务,所以仓储库存一定会很大。只是,这些大仓及大商不是全国都有,而是分布在全国重要的物流节点。没办法,流通效率提高了,CPU上的缓存利用率也提高了,不再需要到处存货就能满足全社会的需求,这其实是一种进步。 |
Archiver|手机版|爱生活
( 苏ICP备2023004896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4-2 18:37 , Processed in 0.65676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